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开窗多通风、注意常消毒……疫情发生以来,这些行为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防疫守则”,也令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很多市民表示,疫情结束后仍会继续保持这些习惯。
◎戴口罩是出行标配 “一米线”被自觉遵守
因为疫情期间宅在家的时间过久,上班族王女士近段时间只要有空闲都会和友人到市内公园踏青赏花。“只要外出,口罩就是我的标配。”王女士说,以前自己基本不会戴口罩,觉得影响日常妆容,但现在外出如果不戴口罩,都会觉得不适应。不仅如此,王女士平时还会多备一个口罩放在包里。“以防脸上戴的口罩被污染后有备用的换。”王女士说,现在口罩是她出门除了手机、钥匙外最重要的物品了,“以后没有疫情了,估计戴口罩的习惯也不会改变。”
戴口罩的时间长了,有些市民还多了些小习惯。“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去压一下口罩上方的压条,确保口罩边口和面部之间无缝隙。”市民程先生笑着说,自己的这个习惯,妻子和孩子也都有,生怕防护不严密似的。
程先生还告诉记者,之前口罩紧缺的时候,因为买不到儿童口罩,自家孩子只好带成人口罩,药店口罩补货上架后,孩子主动地要求买儿童口罩,“五六岁的孩子,就养成防护意识了。”
记者在市内一些商超、餐馆、公园探访市民口罩佩戴情况时发现,戴口罩已经成为市民进入公共场所的自觉。偶尔有市民在堂食后没及时戴口罩,也会在同伴的提示下立即戴上。同时,不少市民也开始下意识地在人群聚集场所保持安全距离。“刚恢复营业的时候,部分市民需要我们提醒,才会遵守‘一米线’,但是现在他们已自觉间隔相互距离。”市区一家餐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就餐高峰期经常需要客人在门外排队等候,但以往成团聚集等候的情况不多见了,多数客人会有意识地间隔排队。在结账付款时,也会和前后相邻客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勤洗手、多通风成为市民日常习惯
疫情防控期间,专家讲解个人日常卫生防护措施时,都会提到“勤洗手”。
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徐阿姨曾一直为家人无法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而苦恼,经过这次疫情,徐阿姨的这一困扰终于被解决了。“以前,老公、孩子每次回家,我恨不能把水龙头拉到他们面前,帮他们洗手。现在好了,他们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徐阿姨说,为了让家人做好防护工作,她采购了一批抑菌洗手液,还将正确的洗手方式发到了家族微信群里。
洗手人人都会,但未必人人都对。“感觉自己以前都没学会洗手。”徐阿姨的女儿小孙说,防疫让她了解到不少卫生防护知识。比如说,正确的洗手全过程应在40~60秒,但自己每次洗手约莫才10秒。小孙登陆“国家健康委员会官网”进行查询后,将内容整合、总结出正确洗手的几个重点:首先,洗手要用流水;其次,时间很重要,至少20秒的时间才能充分洗净双手;最后,洗手时不仅手心手背要搓揉,指尖、指甲缝、手指间都要注意清洗。
采访过程中,小孙还将自己的挎包打开给记者看,“免息抑菌洗手液、含有酒精的湿巾,这些是我现在出门必带的物品。”她说,外出偶尔会有无法流水洗手的情况,所以在包里专门准备了这些防护物品。
“现在洗手液的消耗速度较以前提高很多。”市区某大型商场一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和疫情前相比,绝大多数人洗手,不再是流水简单冲洗,而是开始用洗手液了。“我还见过有人自己随身带洗手液的,用一个小瓶子装着放包里。”
除了勤洗手,开窗通风也渐成市民日常生活习惯。每当太阳高照,家住帝景豪庭的陈奶奶就会打开窗户通风,即便是阴天、下雨天,陈奶奶也要将窗户打开一小截。“年纪大了怕冷,所以不怎么喜欢开窗户。但疫情期间儿子每次来就将窗户打开,还告诉我们,常开窗通风有好处。”陈奶奶说,时间一长,她和老伴发现开窗通风后屋子里空气清爽多了,这一习惯也就保持了下来。
◎市民逐渐注重物品定期消毒
除勤洗手、常开窗之外,疫情期间随身物品的消毒也受到市民的重视。现在,许多的家庭都常备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用于常用物品的消毒。
“84消毒液、75%浓度的酒精,这些已经是我们家必备的消毒用品了。”徐阿姨说,女儿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在门外用酒精喷洒鞋底后才进家门。此外,钥匙、手机、皮包消毒后方可拿进家门。
在所有的随身物品中,手机是徐阿姨关注的重点。“手机是外出常用的物品,还经常被随意放置,细菌太多,必须好好消毒。”徐阿姨说,以前她虽然偶尔会将手机消毒,但也没有过于重视,多是用含有酒精的湿巾简单擦拭一下。但是经过此次疫情,一家三口的手机,她都会用75%浓度的酒精进行擦拭,不单是手机正反面,侧面、按键缝隙等部位均擦拭到位。
“常用物品的消毒很重要。”50多岁的张大妈通过网络查询到不少卫生防护知识,她说,个人防护不可有一丝松懈,不经意间地搓揉眼睛都有可能让病毒乘虚而入,因此必须注重对身边常用物品的消毒,门把手、电视遥控器、餐具等物品都要定期进行消毒。
张大妈还很热心地科普道:“门把手、电视遥控器一定要用75%浓度的酒精消毒才有效;餐具可以高温或者紫外线消毒。我每周都会烧一锅水,将碗筷放入沸水中消毒。”■融媒体记者 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