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共治
齐奏文明创建“交响曲”
城市更绿了、街道更干净了、小巷子更有序
“每次回到河下都觉得这里有新变化。城市更绿了、街道更干净了、小巷子更有序了、游客更多了。”谈及自己的家乡,在南京工作的王智勇自豪地说。
近年来,河下街道多措并举,紧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谋求突破、勇争先进、攻坚重点,着力打造文明城市的靓丽名片。
扫一扫幸福APP,解决居民大小事
在亿源国际花园小区一隅,居民黄延忠正在使用幸福河下APP的民情直通车板块,反映小区内一处垃圾乱堆乱放情况。他告诉记者,通过APP的定位功能,精准定位垃圾位置,并上传相关图片,社区里的网格员很快就前来解决。
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
河下街道围绕创建工作职责,深度细化创城任务,充分利用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幸福河下APP,以13个大网格、99个小网格为基本单元,层层分解创建工作清单,实现街、村(社区)、网格区三级网格协调互动、常态管理,并且在幸福河下APP中开辟“长效管理”“民情直通车”“文明创建”等板块,统筹社会资源,提高创建工作成效,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任务。
“我们通过建机制,明分工,在街道内凝聚创城的强大合力。”河下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国风告诉记者,街道通过建立完善创建责任制,制定创建考核奖惩办法,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地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每月组织进行自查自纠,多个部门联合制作“创城简报”,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对于重视不够、整改不及时点位的相关责任人,由街道纪工委进行提醒谈话,进一步激发街、村(社区)、网格区三级网格协调互动、常态管理,发动全社会力量投入到创城攻坚决胜战中。
加大投入
提升基础设施“硬实力”
文化知识引导百姓新思想
“现在我们业余时间有了好去处,能够在那里读书看报运动,别提多方便了。”家住河下街道城郊社区的陈洁指着综合文化站欣喜地说。
在河下街道文化站内,志愿者服务站点、多功能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各类文化活动场所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的廊道融合了“仁义礼智信”五坝文化、恩来精神以及韩信等本地名人事迹。特色文化展示馆加入了河下诗词文化,充满河下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成为了德文化基因的“孕育地”“储存库”,丰富了文明城市创建的精神内涵。
河下街道抓好硬件设施完善,投入100多万元对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个小区内文化长廊进行重点打造,让居民一进入小区就感受到浓烈的文明氛围,解决创建中宣传版面分散、档次不高问题。针对创建文明城薄弱环节,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进行专项整治,各个击破。投入300余万元,新改造铺设了康乐路、新民街等8条街巷,投入96万余元新建了河西片区便民疏导点。除此之外,还加大联合整治改造力度,对老旧小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河下小区、古运小区、一品华庭等6个老旧小区集中整治改造,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28处,清除楼道小广告1.2万余处,清理楼道杂物1200多车,疏通下水管道1600余米,增设小区机动车停放位310个,安装集中充电系统4套。
志愿服务
搭建党群“连心桥”
爱心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
佳和名苑小区一名73岁的失独老人李大爷,生活虽能自理,但常郁郁寡欢。螺蛳街社区“小螺号党员志愿服务队”——“爱心帮扶”小分队的2名党员每周二、周五轮流上门陪老人聊天,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志愿者沈慧娟告诉记者,这个由22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助学济困捐赠、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以及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等志愿活动30余次。
除了日常开展爱心帮扶、科普服务、健康医疗等志愿服务活动,河下街道还充分运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春节开展送对联活动,元宵节到华亭敬老院开展包饺子送元宵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亲子夏令营与慰问留守儿童活动,端午节开展为低保户送粽子活动,八一建军节联合社区前往区消防大队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敬老节开展金婚庆典活动,在金地广场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演出,组织专业文艺团体赴13个村居和小区开展“河下街道文明巡演基层行”活动20多场次…… (胡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