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盱眙龙虾终于开捕啦!5月18日,位于千里长淮末端的小村庄——盱眙县明祖陵村,牵动着亿万虾迷的心。随着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敲下的一声锣响,第十九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龙虾开捕仪式开始,意味着盱眙龙虾正式大规模上市。
一年一度的龙虾盛宴扑面而来,激动人心的盱眙“龙虾时间”终于到了!对亿万虾迷来说,没有盱眙龙虾的夏季是不过瘾的。啤酒﹢龙虾,一嗨一夏,盱眙龙虾成了人们尤其是都市年轻人消夏的标配和时尚。盱眙县委副书记高为淼介绍,盱眙龙虾会员店已达2000多家,天南地北的各大城市都有;盱眙还先后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开设了盱眙龙虾特色馆(店),全县5000余家企业和商户“触电上网”,线上线下,虾迷们都可以尝鲜了。
对盱眙的广大虾农来说,进入“龙虾时间”就是进入收获季。在开捕仪式现场,养殖水面波光粼粼,20只捕捞船整齐出动,40名虾农统一服装,头戴斗笠,撑船提笼,下水捕捞,不一会儿,红彤彤的龙虾钻出水面,活蹦乱跳地进入船舱。今年的龙虾个大肉满,规格多在六七钱,九钱到一两的也不少,据估算亩产在200斤左右,对虾农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离开捕仪式现场10公里外的盱眙县黄花塘镇,老营现代农业公司的蔡海林同样喜气洋洋。循着“龙虾之都”的名气,退役军人蔡海林去年初来到黄花塘镇投资虾稻共生,第一年就赚了400多万元。“今年更有经验了,虾子规格比去年大,产量也比去年高,收入500万元妥妥的。”蔡海林说。
像蔡海林这样50亩以上的虾稻共生大户,盱眙全县共有4000余户,其中500亩以上的有198户。遵循“种草养虾、养虾有稻、生态循环”的技术路线,盱眙县虾稻共生面积达65万亩,亩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较常规“一麦一稻”模式,亩均净收入增加2000多元,富民效益显著。盱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龙虾生态高效养殖区域。
如今,走进盱眙,贯穿淮河、管仲、鲍集等3乡镇28公里的环湖大道两侧,近10万亩连片虾稻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蔚为壮观。其中,小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0亩虾稻共生基地,2017年底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数据显示,目前盱眙县超过10万农民通过从事龙虾养殖、贩运、烹饪等,相继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当地群众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龙虾产业。“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盱眙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子。
■通讯员 田敏 边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