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市水利部门绘就水韵淮安画卷
2019-01-15 09:40: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那几位工人师傅,一定要把安全帽戴好,务必时刻注意安全”“抓紧把挖掘机调到这边,争取上午把这片场地清理好”……虽然已进入数九寒天,但在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位于韩侯大道西侧、里运河边的清安河活水泵站项目正紧张有序实施。围绕更好服务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市水利部门重抓项目、抢抓工期,全面掀起城市水利建设新热潮。近年来,围绕左岸右岸、源头水尾、水上水下的更好统筹,我市相继推进实施生态清淤、岸线整治、活水连通等系列工程,切实提升了人居环境,极大助力了生态文旅水城建设。

  立足集中连片,统筹

  施治,强化河道内源治理

  淤泥是城市水环境的一大“杀手”,不仅导致河道过水能力下降,累积发酵后还会影响水质。解决这一“顽疾”,清淤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自2016年,我市就着手制定城市河道轮浚方案,以主城区34条骨干河道为重点,通过监测河道淤积速率,最终确定3~5年不等的清淤周期,并将大寨河、苏州河等27条河道列入政府中心城市建设计划,立即组织实施。

  为加快治理水环境,2018年,我市对水渡口东片区和清江浦区老城区2个片区14条河道进行清淤,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清淤土方29万立方米。在清淤过程中,为保证河道底泥全部运至指定地点,无抛洒滴漏现象,无二次污染,我市建立9个共372亩标准化排泥场,对淤泥进行集中处置。工程实施后,大寨河、苏州河等列入省黑臭水体名录的河道水体颜色明显变清,水质明显改善。

  立足生态环保,分类

  施策,推进岸坡综合整治

  “渗、滞、蓄、净、用、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精髓,按照这六个字的要求,淮安水利人创新实践,积极改造钢筋混凝土、浆砌石等传统河道驳岸,根据河道位置、所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拉筋式生态挡墙、草皮护坡、木桩护岸等多种生态形式,着力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河道。

  古盐河开通于明万历年间,后来因功能改变,岸坡杂草丛生、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较重。随着淮安“纳湖入城”战略推进,精心谋划2年多、总投资2.5亿元的古盐河综合整治工程先导段于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筹建之初就确立了打造一条“流动的生态廊道”的目标,以优化滨水空间、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展现绿色活力为宗旨。工程护岸形式采用水利部推广的格宾石笼生态挡墙,其特有的自透水性、整体性、环保经济等特点,大大提升了景观效果和整体视觉美感。

  目前,工程先导段土建工程已全面完成,一条水系统、土壤系统、生物系统三者相互涵养的近自然状态河道逐步显现。凭借生态性、文化性、亲水性、景观性和休闲性的有机融合,受到业界广泛认可,省市领导多次到工程现场视察并充分肯定,对后续岸坡绿化及创建样板河道提出殷切希望。

  立足全域活水,科学

  规划,加快活水体系构建

  2019年,淮安即将迎来高铁时代,这一消息令人振奋。为把蓝图早日变成现实,充当基础设施建设排头兵的高铁新区水系调整工程已掀起一轮又一轮建设热潮,将乌沙干渠、茭陵一站引河、南支河等灌排水系重新布局,建设节制闸、引水涵洞、退水涵洞、地涵、蓄水闸等多个水工建筑物,旨将昔日农区变成活水生态区。

  据市水利部门介绍,高铁新区水系调整工程只是淮安城市活水体系建设的起点。目前,淮安城区水系连通及生态补水规划正加紧编制。按照规划,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城区各水系间的有效沟通,实施清江浦区老城区、苏淮高新区等一批活水工程。届时,淮安城区全域活水体系将全面形成。

  通讯员 王二松 于坚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