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淮安:“阳光”下的扶贫
2018-10-24 14:08: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作为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李某通过了村里的“两评议三公示”,但在建档立卡信息比对时露出了马脚——原来,李某在市区还拥有3套住宅、2套商铺。随后,不但他的“贫困户”资格被取消,当地村干部也因此受到处分。

  这是江苏淮安在精准扶贫中的生动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如何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阳光下的透明监管必不可少。

  地处江苏北部的淮安,是江苏省扶贫任务较重的地区,江苏省委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由省纪委推动,在淮安先行先试打造“阳光扶贫”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资金使用、对象识别、责任落实、过程监管、绩效评估“五个精准”,破解基层“微腐败”高发、扶贫领域作假蒙骗等难题,探索出一条以“阳光扶贫”保障脱贫攻坚的新路,为全省甚至全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淮安样板。

  “看得清、贯得通、管得住、扶得实”

  家住洪泽区黄集街道仇石村的陶大友,是周边少见的病灾户、特困户,妻子多病缠身,每年上万元的治疗费使这个经济条件本来就一般的家庭陷入贫困。妻子前年去世后,陶大友本人又患上了肺气肿,失去了劳动能力,孙女刚上高中。

  通过“阳光扶贫”,陶大友获得了为他量身定制的“脱贫方案”:村里帮他将6亩多责任田以每亩每年1100元的承包价流转了出去,并且与学校及上级部门和企业联系,为他的孙女免除学习和生活上的费用。同时,村里将轻松的零杂活分给陶大友一些,让他多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助。经过一系列帮扶,陶大友最终走出了贫困,成了全村乃至全街道率先脱贫的典型户。

  洪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对经精准识别的低收入农户,通过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加强教育支持脱贫等一系列措施,助力贫困户脱贫。去年以来,洪泽区全区共4001户、11377人实现了脱贫。

  洪泽区“阳光扶贫”工作法,是“阳光扶贫”淮安模式的一个缩影。

  按照江苏省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村集体收入低于18万元的新一轮扶贫标准,淮安市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42.2万人、经济薄弱村170个,3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和1个“点穴式”帮扶的黄花塘革命老区。在整个江苏省,淮安是扶贫任务较重的市份。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去年以来,淮安通过打造“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探索走出一条以精准扶贫脱贫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阳光监管、标本兼治的扶贫新路子,取得了“看得清、贯得通、管得住、扶得实”阶段性成果。截至2017年底,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6.18万户、21万人实现脱贫。

  “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投入使用一年来,甄别出几万户“假贫困户”,摸清了一直以来模糊不清的扶贫资金家底及扶贫资金流向,初步解决了贫困户“不掉队”、资金“不流失”、干部“不能腐”等扶贫难题。

  “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淮安市扶贫办副主任谢永升告诉记者,按照“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的思路,淮安市“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以精准扶贫脱贫为目标,解决三个问题:通过扶贫对象信息比对、实时动态核查等,解决好“扶真贫”的问题;通过全程留痕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项目实施、建立健全帮扶体系等,解决好“真扶贫”的问题;通过扶贫成果查验监督、透明公开等,解决好“真脱贫”的问题。

  其中,解决好“扶真贫”的问题,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扶贫对象全面“体检”,谁是“李鬼”、谁是“真贫”一目了然。建立建档立卡户家庭经济状况比对机制,对接公安、国土、民政、工商、人社等11个部门,将农户家庭情况特别是经济状况与车辆、农机、住房、财政供养人员、纳税、公积金缴存等13类信息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对发现的存疑问题组织各县区逐一入户核实,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精准确定“扶持谁”。

  去年上半年,淮安市对全市47.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体检”,发现5.2万条存疑信息,核减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2万人,新增符合条件7.6万人,一大批弄虚作假的贫困户现出了原形。

  而解决好“真扶贫”的问题,是精准扶贫脱贫的关键。

  扶贫领域大量案件表明,家底不清、账目不明、钱归各口的“糊涂账”,导致扶贫资金成了“唐僧肉”,以至于有的被截留挪用,有的滞留趴窝,影响扶贫工作实效。“阳光扶贫”系统按照“各级各类、应进尽进”的原则,将分散在各个地区7个部门的29条扶贫济困资金线集中归集,实现统计监管的全口径、全覆盖。

  “各部门资金拨付、工作运行等流程都要放在‘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上运行,做到全程留痕,实时监督。”淮安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将繁琐的财务表格转化为树形结构图,把每一笔扶贫资金来源、数量、路径、流向全部向社会公开,公众可随时随地进行查看和举报。

  与此同时,淮安还打造了“1+3”资金监督模式,通过资金管理链串联扶贫项目、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户,资金运行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可溯、上下印证,纪检监察机关和扶贫、财政部门可以实时查看资金拨付、结余等情况,为扶贫资金装上“防火墙”。

  最后,解决好“真脱贫”的问题,是精准扶贫脱贫的保障。

  一方面,淮安专门制定出台《关于低收入农户脱贫有关问题解释(试行)》,进一步量化明确收入认定标准,尤其是对界定子女有无赡养能力及子女赡养费给付标准,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计算标准,对禁止分户和不得纳入低收入农户情形进行了明确,对精准脱贫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完善,把牢精准脱贫“出口关”。

  另一方面,通过“阳光扶贫”系统,在阳光扶贫网和手机APP上以时间轴方式展示低收入农户脱贫轨迹,逐项展示每一笔收入构成和帮扶事项,“翻底账”给农户看,让每一户脱贫户认可脱贫成效。《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浩杰

标签:脱贫;扶贫;淮安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