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2日淮安讯(汤向奎)今年以来,淮安市按照省统一部署,对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综合整治暨港口扬尘防治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和组织推进。各地“各显神通”,采取纪委督查、河长制督查、电视曝光等各种措施,啃下了一些“硬骨头”,318座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目前已整治76座,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把这项工作做好,淮安市三项措施,强力推进港口扬尘污染整治工作:
提高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实施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清理整治,一是事关运河文化带和航运一体化建设。打造运河文化带是省委高位推进的一项决策,省里正在推进港口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对非法码头、不规范的港口进行清理。二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非法码头和作业点,未经验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特别是京杭运河、总渠,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二河、淮河等水域涉及城市重要取水口,整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切身利益。三是事关文明城市创建和环保督察工作。整治工作是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也是淮安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
联合行动,合力推进整治大会战。明确各县区政府是这次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牵头做好各项工作,制定更为详细的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对于未按要求拆除的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要牵头实施联合执法,组织公安、城管、交通、水利等单位依法实施强制拆除,并收回沿线非法码头和浮吊船作业点的土地使用权。市“263”办要细致扎实地做好督查工作,及时通报工作进度情况。
标本兼治,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各地对整治范围内的浮吊船进行拆解,彻底解决流动作业问题,及时对清理整治后的岸线进行恢复、绿化。同时,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根据辖区内水运需求,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大型公用港口,拆并整合散小码头。所有的港口码头,只要有一天还在经营、有一辆车还在进出,材料覆盖、防尘网、车辆冲洗等措施就必须到位,从根本上消除扬尘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