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老戴的锔瓷世界
2018-08-17 15: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淮安讯(潘晓晔 王大春)锔瓷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简而言之,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锔起来的修复技术。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据考证,自唐代起民间就有这门手艺,如今这种技艺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在物资匮乏的农耕时代,锔瓷是一种很常见的手艺,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了。14日,记者在清江浦区大庆路洪门街居民戴马宁家中,见识了这奇妙的传统技艺。

  用金刚钻做出精细活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有些设计精美的瓷器非常珍贵,如果因为破损而弃之太可惜。出于对瓷器的喜爱,我学习了修复破损瓷器的锔瓷手艺。”53岁的戴马宁说,他在10年前到山东拜师,学习研究锔瓷技艺。

  锔瓷,是一门细活儿,没有耐心的人很难坚持学下去。戴马宁介绍,锔瓷第一步是捧瓷、找碴、对缝,用捻绳把合缝的瓷碗、瓷瓶或瓷罐捆起来,做到严丝合缝。据说,仅仅学捧瓷技术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第二步是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张合位置和位点,来定位锔钉的数量和位置。第三步,用金刚钻打孔。打孔也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一是手要拿的稳,对的准,不能打穿,二是孔要对称,不能有一点偏差。第四步,做钉。锔钉与订书针形状相似,形状酷似倒“八”字,做的时候要把钉子拉成弓形,用小锤子轻轻敲进去。

  戴师傅告诉记者,锔钉的制作至关重要的,它体现手艺人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锔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无论什么钉子,它的原材料必须选用铜金属,并经过煅烧融化而成。”戴马宁说,锔钉的大小,得根据器物的大小及破损程度来计算,数量上也有讲究,必须是单数,一般9个钉针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得修复后的器具不易漏,还给器物本身增添几分韵味。最后还得用鸡蛋清和火山灰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和钉子腐烂,再经过打磨抛光,才算完成整道工艺流程。

  是技艺更是美好传承

  “来找我修复瓷器的人带的物件多是家中长辈留下的,它们未必有多高的经济价值,但蕴含着今人的怀念之情。”看着人们捧着修复好的瓷器的激动眼神,听着他们说着感谢的话语,戴师傅总是感觉自豪而温暖。

  接收修补的器物中也有破损太多无法修复的,在戴师傅看来,这些“废物”也是非常可爱的,他琢磨着用自己的手艺,让它们继续发挥价值。比如一个明代的青花瓷碗底,经他处理就变成了一个项链。戴师傅的古玩柜里陈列着很多锔好的物件,桃花美人碗、粥罐、帽筒、青花瓷罐等几百种。

  “这是康熙时期的青花寿字罐,三百多年了,虽残犹美,现在被我修复了,好像它重新又活过来了。“戴马宁回忆,小时候很多邻居家都有类似的罐子,罐子里装着爆米花,孩子们用小手从里面抓一把爆米花放在嘴里大嚼,吃着可香呢。戴师傅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寄来的锔瓷物件像雪片般飞来,有的客户不放心,还会亲自带着破损的瓷器从千里之外赶来。戴马宁的业务几乎遍布全国,这让醉心于锯瓷手艺的他非常自豪。

  “目前在淮安真正会锔瓷手艺的人已寥寥无几,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戴马宁说。

标签:
责编:罗佳文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