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阴区王营镇,营北社区走过的历程很有故事。“30多年前,这里还是纯农村,从村组变社区,是2003年的事情,”吴玉宝是土生土长的营北人,自1990年起担任村、社区会计至今,是营北30多年变迁的见证人。他说:“这一变不得了,营北不仅接连获评全省文明社区、和谐示范社区,还念活了‘致富经’,社区集体资产超过了7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初,营北并不富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过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8000元,”吴玉宝说,变化发生在1993年,村里利用一片废弃荒地搞开发,赚来了“第一桶金”,紧接着抓住香港路改造契机,连续几年密集“出招”,投资兴建了建材市场、农贸市场、果品公司、桔子市场、木材市场,搞摊位出租,到2003年营北村变成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经接近100万元,同时带动成百上千户居民就业、创业。
2016年,营北社区再次瞅准商机,投资500多万元购买了220多平方米门面房,用以对外出租收取租金,每年增收10万元。去年,社区将占地6亩多的一篇废塘加以平整、盘活,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承包给个人进行开发,当年就获得分红收入6万元,归集体。
“到去年底,营北集体经济总收入增加到了162万元,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则突破了18000元,”营北社区党委书记徐洪波说,近几年,营北社区在打造现代化居家养老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添置健身器材等基础上,通过党群议事会、民情信息员等渠道对群众需求信息进行广泛收集,投入资金为社区铺路修路30多条、8000多米,疏通、铺设下水管道3000多米,维修、架设路灯50多盏,辖区6个成建制居民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杜勇清文/图 通讯员徐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