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8日讯 “如果不是遇到李大姐、王书记,我这么多卡还不知道要补办到哪天呢!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5日中午12点半,在丢失钱包17个小时后,失主卢宗明终于在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大庆社区拿到了自己的钱包。
谈起拾主找失主的经历,大庆社区书记王大儒笑着说,“有点曲折,但结果蛮好。”4日晚7点多,大庆社区清棉北院小区的李凤英、秦守臻老夫妇像往常一样饭后出小区散步,在小区南门入口处,他们发现了一只黑色钱包。李凤英清点钱包后发现,钱包里只有卡、现金,没有失主的身份信息。原地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又无从寻找失主,李凤英和老伴秦守臻只好折回原路,把钱包送给了正在社区加班的王大儒,请社区帮忙寻找失主。
5日一早,王大儒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钱包的主人。在翻看钱包后,细心的王大儒发现了一张用医保卡买药的发票,发票上有姓名和工作单位。于是,王大儒立刻向辖区派出所申请,查询市区范围内与发票上同名人的电话号码,然而一个一个联系后,都说没有丢钱包。“发票上还有一个工作单位。”接着,王大儒又根据公司名称上网查询该公司的电话,辗转找到该公司的人事科,在经过一上午的联系后,终于找到了失主,“还真是那个公司的员工。”
失主卢宗明介绍,钱包是当晚下班途中丢的,“原来以为里面没有身份证,就算是有人捡到钱包想还我也找不到我,但没想到遇到了这么执着的好心!”在了解了王大儒找自己的过程后,卢宗明激动地说。随后,在王大儒的带领下,卢宗明前往李凤英家登门道谢,并提出要请他们夫妇吃饭以示谢意,但李凤英拒绝了他的好意,“拾金不昧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嘛!”李凤英说。社区记者伍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