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淮安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领跑全省
2018-06-05 10: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5日讯 记者昨日从市总工会获悉,自2016年率先全省提出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工作思路以来,我市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成果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延伸服务触角,职工之家“落地生根”。在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实践探索中,我市以“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为理念引领,将职工之家、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融为一体,丰富职工之家的建“家”内涵,实现党建与工建之间的组织共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促。市总工会在开创农合组织建会新模式基础上,以快递行业为突破口成立全省首个市级行业工会;搭建“全市覆盖、三级联通、一网运行”工作架构,建成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服务工作站228个;依托职工之家平台,建立了“名师”“高徒”档案和劳模技能人才库,新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0多个,参与劳模超过300人,吸纳各类优秀创新人才2000余人;打造金海锋工作室、老陈工作室等行业专家工作室7家,持续放大集体协商专家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

  锁定需求导向,助困之举“敦本务实”。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职工之家以精准帮扶和普惠服务为抓手,把职工需求作为行动指令,相继开展了送温暖、金秋助学、女职工关爱、职工医疗互助互济等行动,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基金打通特困职工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市、县(区)两级工会联合民政部门,累计对5000余名特困职工实施就医救助、药费减免超过5万余人次,发放救助资金5000余万元,仅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互济救助总金额就达1600多万元。

  激发创新活力,品牌之花“争奇斗艳”。在基层工会持续开展创新创优评选活动,是我市点燃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创新智慧的举措之一。得益于此,盱眙县总工会“职工阳光心灵工程”、市公安工会警院共建职工就医“绿色通道”、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会“1+3”朋友圈式职工群体活动管理模式、市妇幼保健院工会“创新医院文体协会激励机制”、淮阴师范学院工会“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等近百项创新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市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的优秀品牌。记者杜勇清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