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120个地标:强企“身份证” 富民“聚宝盆”
2018-04-13 10: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3日讯 盱眙龙虾、淮安红椒、淮安大米、洪泽湖螃蟹、涟水捆蹄、金湖荷藕、淮安茶馓、蒲菜、淮阴红薯粉丝……,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即将在2018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进行集中亮相,向海内外宾客展示淮安120件“地标”的辉煌成果。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地理标志和农产品注册商标9800余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达120件,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成为淮安对外的一张“特色名片”,更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有身份,有品牌,才有身价。市工商部门先后协调各县(区)政府及有关单位,通过媒体开辟专栏、高炮广告、与央视合作录制《走进中国地理标志》系列纪录片、专题片,制作专题画册、组织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去年六月,“淮安红椒”亮相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引起国内外嘉宾的广泛关注,深受好评。利用“互联网+”引导地理标志产品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对接,专门召开现场对接会,积极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做大做强做优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创造环境和条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地宣传推介,淮安“地标”蕴含巨大的经济潜能和市场竞争力得已全面释放,使很多特色农产品实现了“点石成金。”洪泽区洪泽湖大闸蟹协会会长张必香说:“通过品牌的打造,洪泽湖螃蟹给我们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从品牌打造之初到目前,价格比以前提高了30%左右。正是通过品牌打造,螃蟹的品质和规格上来了,从而实现了优质优价,这充分体现出‘地标’品牌的力量!”

  120件地标,不仅是富裕百姓的“聚宝盆”,更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摇钱树”。

  淮安红椒,推广“协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模式,其年产量超过30万吨,每斤售价比一般红椒要高0.5至1元左右,打响品牌后,一亩红椒每年能多挣3000多元,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主导产业。淮安大米推动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创新提出“三链融合,六个统一”,吸纳龙头、电商企业组建淮安大米产业联盟,每年为稻农增收3亿多元。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逐年攀升,已达169.91亿元,雄踞国内淡水水产品品牌榜首位,带动了餐饮、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超百亿的产业规模,使“小龙虾”真正做出了“大产业”。

  一花引得万花开。我市地理标志商标不仅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贡献,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今年3月份,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与中国工商出版社联合开展的“我最关注的2017地理标志商标十件事”评选活动中,我市3件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榜上有名。“盱眙龙虾”、“淮安红椒”、“淮阴黑猪”3件入围“江苏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20强”,“淮安大米”、“洪泽湖螃蟹”、“淮安茶馓”等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淮安培育提升地理标志商标”被评为“江苏农业创新十大举措”之一,获“江苏省商标品牌建设金凤奖”等。

  ■记 者 宋莹莹 通讯员 张晓红 卢克余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