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淮安市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中国江苏网4月3日讯 市文广新系统在文化体系建设、品牌打造、精品艺术创作等六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有力推动了全市文化事业新发展。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创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外包”方式,全面开放市文化新三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达70余万人次。建成“文化淮安”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实现数字化菜单式服务,开启“互联网+文化”新空间。新增公共文化设施4.2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文化品牌打造有亮点。围绕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签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阅读开启美好人生”周恩来读书节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球华语诗词大赛。周恩来读书节、周信芳戏剧节等品牌活动全省有影响。
文化艺术创作有影响。大力实施“双名”工程,成功举办第三届淮安周信芳戏剧艺术节、淮安文化走出去等形式多样的戏曲艺术展示展演活动,组织110余场次惠民演出,省淮海剧团许亚玲赴港演出获银奖。创作以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中国画作品“运河四季船家”为代表的系列文化精品,分别获江苏省文华奖、美术奖。
文化产业发展有突破。顺利启动“淮安文创港”建设项目,成功举办智创淮安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活动,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创意生产,与楚云文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淮安淮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完成多项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遗产保护有成果。制定全省首部地级市文物保护条例,颁布《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举办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展演活动,为全市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提供法规保障。
文化市场监管有成效。突出网络有害信息查堵,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2万余人次,查办行政案件240件,被国家版权局表彰为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记者叶列通讯员唐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