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从“新兵”到“标兵”——记江苏省首届“最美社工”孟静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3-19 11:38:00

  中国江苏网3月19日淮安讯(杜勇清 王素珍)8年前,她大学毕业,年华正青春,却作出了一个出乎父母意料的决定——投身社区向下扎根,成为社区工作队伍中的一名新兵。那一年,她21岁。8年来,她默默奉献,成为社区工作队伍的一名标兵,先后被评为市“十佳社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她所在的社区也成为全市首家“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她叫孟静,现任清江浦区长西街道上海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前不久,她再获殊荣,被授予江苏省首届“最美社工”荣誉称号。

  扶弱济困,她是“勤务员”

  玫瑰苑是上海路社区居委会下辖的一个居民小区,与八十岁女儿相依为命的百岁老人刘奶奶,是小区的老住户。

  “是小孟给这个家带来了温暖,”刘奶奶说,自打孟静到社区工作后,隔三差五就会来串门,买米买面、送吃送穿,还帮着申请办理了民政救助。去年10月,刘奶奶身体有恙,卧床不起,急需大量纸尿裤。得知情况后,孟静不仅自掏腰包,而且跑前跑后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一起为刘奶奶送去了满满三大箱纸尿裤和药品。

  同样感到温暖的还有利苑新村的王师傅。“落户上海路社区,遇到孟主任,是福气,”王师傅说,自己自小因病致残,进进出出都靠轮椅,好不容易供儿子上了大学,妻子又得了病,连干家务都直喘,孟主任一有空,就来家里帮衬,刷锅洗碗、扫地做饭,忙得团团转。“今年春节,社区搞‘微心愿圆梦’活动,孟主任知道我想要一台全自动洗衣机,想方设法让我如了愿。”让王师傅没有想到的是,“不光洗衣机有了,足疗盆、残疾人三轮车也有了。”

  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社区工作八年来,孟静累计入户帮扶社区特困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困境儿童达1500多人次,协调帮扶资金50余万元,化解居民矛盾纠纷400余件次。

  志愿服务,她是“带头人”

  2012年,上海路社区住户李某的儿子应征入伍,发生了一件“怪”事情。“孩子做梦都想当兵,平时身体素质也很好,”李某说,奇怪的是,一到体检的时候,血压直往上窜,过不了关,可身体上找不到任何原因。最终,参与体检工作的一名心理医生,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心理疏导的价值,”孟静说,联系到社区下岗职工、孤寡老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自己顿时萌生了一个想法——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居民开展包括心理咨询在内的志愿服务。

  想法很快变成了行动。最早被孟静引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是“心苑社会工作服务社”“阳光心理服务中心”和“魔幻童年艺术团”三个专业社会组织,上海路社区也因此成为全市首个建成专业社会组织的社区,承接区级以上公益创投项目达80余项,承接创投资金近千万元。

  在此基础上,孟静通过整合资源,先后组织创办了十个社团备案组织,推出了“爱助半边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寒假乐多多”“青春家园——困境青少年”“周末课堂”“情暖夕阳——空巢老人”等数十项专业化社工服务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仅2016年以来,上海路社区已有30多户困难家庭甩掉了“穷帽子”。

  社区建设,她是“智多星”

  扶弱济困、志愿服务,孟静率先全省探索建立社区党员志愿者“时间银行”储蓄制,激活了爱心永续的“一池春水”。

  所谓社区党员志愿者“时间银行”储蓄制,即社区党支部在开展社区党员群众“双向”服务调查研究基础上,设立社区“时间银行”,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扶贫帮困、便民利民服务、社区绿化美化、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维护社区治安等义务服务后,参与服务付出的时间可以换算为“爱心时间”,“存入”社区为其在“时间银行”专门设立的个人账户中。截至目前,上海路社区已有90多名党员志愿者在社区“时间银行”拥有了“爱心时间”储蓄,12名党员志愿者从这一创新做法中受益。

  除此以外,孟静拓宽思路,在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角”和“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雨伞、老花镜、常备药、血压仪、血糖仪、体重秤等便民惠民服务22项;在社区开设了瑜伽班、烘焙班、书法班、手工班、辅导班,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连续两年举办“微心愿圆梦”活动,征集居民微心愿98个,为65个家庭圆了小梦想。

  2016年,为更好地便民惠民,孟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载体,创办了社区QQ群、微信群和社区微博、博客,吸纳居民参与其中,及时发布各类民生政策,送达节日祝福和天气变化提醒信息。

标签: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