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淮安出版《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为周恩来总理诞辰献礼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3-02 16:26:00

  中国江苏网3月2日淮安讯(陆瑞云) “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淮安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淮安560万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淮安市委政法委、淮安市法学会、淮阴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等单位,忠实履行法治淮安建设推动者和践行者的职责使命,以强烈敏锐的政治意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立足淮安作为周恩来总理家乡的独特优势和深厚情感,深入挖掘周恩来思想这座精神宝库,2013年专门成立了由时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亚青任组长的课题小组,潜心对周恩来法治思想进行具有探索性、系统性、开创性地专题研究。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一书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同意,于2016年1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成果先后被江苏省法学会评为2016年度法学研究优秀课题,被江苏省社科联评为2016年度“江苏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我们拓展编写的《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成果教学版,被淮安市委组织部列入全市首批党员干部教育精品课程。

  《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从课题立项之初,就得到了各方专家学者和各级有关领导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淮安市委姚晓东书记批示指出:“课题意义前景大好,请继续深化研究,打磨成果,力争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社科成果”。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名誉会长廖心文批示认为:“这部书稿条理清晰,史料准确,文字精练,有新意,填补了一些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国家治理和淮安区域法治建设,提供了前人智慧,契合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法学家公丕祥作出批示:“该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论述透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填补了国内法学界的研究空白,必将在我国法学界关于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注重严谨立项,确保正确研究方向。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在学术领域尚属空白,无先路可循,无经验可鉴,为确保研究工作信念不移、方向不偏,2013年底,我们专门成立由时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张亚青任组长的项目课题组,市法学会、市委政法委、淮阴师院法学院、淮安区委政法委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着手对周恩来法治思想进行系统性、开创性研究,并在课题研究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和保障。课题组制定详实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注重突出“三性”:突出学术性,按照不同法治门类分别研究周恩来法治思想,深入挖掘其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领域的法治元素。突出史料性,在广泛收集比对核实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整、覆盖齐全的周恩来法治论述、纪事资料库,作为附录纳入研究成果中。突出借鉴性,将研究视角对准周恩来生平的各个历史时期,努力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的历史基础和思想根源。

  二是注重科学论证,提升成果学术价值。项目课题组在广泛查阅资料、深入收集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五易其稿,并邀请省内外专家举行三次专题研讨会反复论证,并先后六次赴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档案馆、南开大学、省人大等地拜访领导和专家教授,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并最终形成了23万字的学术专著。该书共由十章组成,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对周恩来法治思想的历史发展、理论渊源、实践特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期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法治道路的轨迹,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主要内容包括周恩来法治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形成发展过程,周恩来的民主法制思想、立法思想、法律实施思想、宪法思想、行政法思想、经济法思想、刑法思想、国际法思想等等,最后在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周恩来法治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当代价值。

  三是注重依规发行,增强成果影响力。《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专著提请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并于2016年3月8日审核通过,6月1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审核同意,同年11月份由业界最权威、专门出版党和国家领导人系列书籍的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了学术界和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的关注,一时间好评如潮。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作出批示:“课题意义前景大好,请继续深化研究,打磨成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法学博士、二级大法官、著名法学家公丕祥批示“…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填补了国内法学届的研究空白”。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名誉会长廖心文批示“…填补了一些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国家治理和淮安区域法治建设提供了前人智慧,契合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被江苏省法学会评为法学研究优秀课题,获评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课题研究工作被评为淮安市2014-2015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四是注重成果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有效实现成果转化,淮安市法学会又组织力量编写了《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成果教学版---《周恩来法治思想的当代价值》,并于2017年2月3日被淮安市委组织部列入全市首批20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今年以来已先后为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主体班、青干班和科干班学员及有关县区等单位作了专题报告,获得了一致好评。目前,已经成为恩来干部学院和市委党校主体班课程之一。《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在深化党员干部法治认识、坚定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力量推动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成果转化,编辑《周恩来法治思想读本》,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通俗版培训教材,进一步拓展周恩来社会治理思想研究,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法学研究特色品牌,向周恩来总理120周年诞辰献礼。

标签:

责任编辑:戚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