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做好水文章释放水活力 涟水民生水利润民心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2-11 08:50:00

  中国江苏网讯 在涟水县水利建设工地,一台台机器轰鸣、一个个河塘清淤、一条条管道连接……省委、省政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涟沭片区旱改水、渠北片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项目如火如荼开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涟水县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启动了助力农民脱贫、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家住大东镇瓦滩村的刘泽春指着家门前水清岸洁的河塘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臭水塘,人们路过都捂着鼻子走。经过水利部门整治,村庄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瓦滩村村容村貌大幅改善,成为集观光、农业采摘、休闲农庄、生态自驾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成功入选第四届“江苏最美乡村”。在涟水县,旧貌换新颜,经历脱胎换骨式变化的河道、河塘还有很多。去年以来,涟水县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做文章,疏浚县乡河道52条209.4公里,整治19个村52个河塘,累计挖土278.8万方,清除垃圾1000余吨,增加绿化11.73万平方,植树造林23.4万株,水质从Ⅳ类上升为Ⅲ类,建成1个水美乡镇、4个水美村庄。

  与此同时,涟水县着力打造古淮河城区段水景观、涟河风光带、五岛湖公园等水利风景区,推行“水利+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以前五岛湖又脏又臭。整治后,湖水干净了,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去年,五岛湖成功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五岛湖周边开农家乐的孙万民告诉记者,五岛湖整治后,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以前一直吃地下水,想不到自来水能通到家里,和城里人一样用上干净的健康水。”东胡集镇马老村六组84岁的马桂珍拧开自家的水龙头,一边淘米洗菜,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在渠北片区涟水县农村区域供水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不少乡镇村民已陆续饮用上与县城居民“同网、网价、同质”的“三同水”。

  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为让全县所有农村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制定出台了《涟水县“十三五”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水利部门成为实施项目的“主力军”。

  “目前,有的乡镇三级管网改造和入户工程已进入冲刺攻坚阶段,东胡集、南集等部分乡镇已全部通水,其他乡镇正在抢抓扫尾工作。”涟水县农村区域供水饮水安全项目负责人皇甫本柱说,“整个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2.3亿元,铺设入户管网7690公里、解决9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由于工程面广量大,部分工程将持续到今年底竣工。”

  “我们村处在淮涟三干十支灌溉渠尾部,地势高,一直种植旱谷植物,今年终于盼来了旱改水项目。”成集镇杰勋村委会主任皇小林说。

  皇小林口中的旱改水项目是省政府“十三五”苏北重点片区脱贫攻坚关键性工程,在涟水县总投资4100万元,分三年实施。成集镇作为第一批,将新建低压管道片2处3490亩,新建拆建泵站4座,建设防渗渠道15条10.1公里,同时配套建设各类渠道建筑物229座。

  “村民对这个工程赞不绝口,都说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实事、好事。”皇小林指着不远处已搭建好的蔬菜大棚说,“因为有了管道灌溉,村民们自发建起的蔬菜大棚已有150亩,这为我们村富民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起到推动作用。”

  “通过三年的接续建设,拆建老化泵站14座,提升‘造血功能’,建设5个节水示范片7300亩,铺设低压管道68公里,打通‘输水动脉’,提升‘供养功能’,从源头到田头,从上游到末梢,从点到面,一次性解决用水难问题。”涟水县水利局项目建设处主任羊兆忠介绍,工程全部实施后,将新增耕地90亩,年增加粮食产能75万公斤,节水230万方。

  补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

  ■记者左文东通讯员李卫兵唐安光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