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国江苏网讯 2017年,我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活力,为全市“三农”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制定《关于全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县区自查覆盖所有村组,市级检查覆盖所有乡镇,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做到“确实权、颁铁证”。在全省率先完成检查验收工作,第三方抽检颁证到户率99.97%、群众满意率99.89%,8个县区数据库汇交通过农业部初检。在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进成果应用,放活土地权能,全市已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近4.17亿元。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
重点开展租赁、联耕联种、土地股份合作、农地入股、互换并地、托管、返租倒包、园区化经营等8种经营模式创新试点,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实施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改革,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17年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7.75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30万亩,占确权颁证实测面积的58.2%;新增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21个,新增入股面积6.5万亩,累积分别达628个、44.2万亩。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加强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和运行监管,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开展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联创活动,推进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家庭农场加快发展。全市新增家庭农场1086个,累计达4750个,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7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0个,累计分别达98个和332个。全市农民合作社工商登记的达10126个,实行工商年度报告比例达93.6%,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社882个。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稳妥开展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推动农村资产“确权赋能”,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2017年全市选择83个经济实力较强、经营性资产较多、经营性收入稳定持续且较高的村进行试点,全市累计有136个村开展试点,其中53个村基本完成。以“互联网+”为手段,开展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阳光行动”试点,全市有64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实施村级财务阳光监管改革,规范村级集体资金管理,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全市已有19个乡镇、228个村开展试点。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全省领先
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指导性意见,规范服务流程,保障产权流转交易公开透明,扩大流转交易规模,促进产权优化配置。2017年,全市通过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成交项目8752笔,成交金额45.43亿元,位居全省综合考评第一,全市有6个县区进入全省县级交易市场前30强,银涂、高良涧等14个乡镇进入全省镇级交易市场前70强。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围绕全市“4+1”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创新开发池塘淡水小龙虾养殖、生猪价格指数、水稻产量、水稻育秧保险,不断拓展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和能力。全市三麦、水稻承保面均达95%以上;高效农业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比重达56.09%。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让利于民,简化理赔流程,切实保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2017年,全年总保费2.71亿元,农民实交保费0.72亿元,共计支付赔款0.96亿元,赔付资金是农民实缴保费的1.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