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普降大到暴雪 盱眙积雪厚度达22厘米

雪中运河如仙境 贺敬华 摄
中国江苏网讯 3日下午到4日,一场少见的大雪降临淮安。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截至昨日下午15时,我市大部分地区的积雪深度都已经达到或接近暴雪级别,市气象台已分别于3日18时和4日7时发布了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全市普降大到暴雪,盱眙积雪厚度达22厘米
从3日下午开始,天空中就开始飘舞细小的雪花。当天夜间,雪下得越来越大。虽然不是鹅毛大雪,但来势很急,不一会儿地上就白了一片。昨天早晨,人们发现窗外已经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昨天白天,降雪过程一直在持续。气象部门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下午15时,市区的累计积雪厚度已经达到了11厘米,盱眙县的累计积雪厚度达到了惊人的22厘米,其余县区的累计积雪厚度大都在7到8厘米。
市气象台副台长耿建武告诉记者,天气预报中衡量降雪量一般有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四个级别,参照降雨等级划分又引入了大暴雪和特大暴雪两个概念,其中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等于10毫米就算是暴雪了,降雪量在20到30毫米之间为大暴雪。将盱眙的累计积雪厚度折合成降雪量等于30毫米。“截至4日下午,全市范围内的降雪量都达到了大到暴雪,局部地区达到了大暴雪。”耿建武说道。
干冷变湿冷,明后两天还要接着下
耿建武告诉记者,淮安下这么大的雪并不是每年都有,即使对比往年也比较少见。“这次下大雪的原因是湿度和温度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了解,今年的暖湿气流十分活跃,为江淮地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恰巧又遇上南下的冷空气,于是形成了降雪。
耿建武介绍说,从往年的气象资料上看,我市每年12月份为全年中降雨量最小的月份,空气相对干燥,但进入1月份后,降雨或降雪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偏小的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在雨雪的滋润下,寒冷的模式也将由“干冷”转为“湿冷”。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这场降雪到今天就渐止了,6日后期到7日还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降雪量可能不会有这次大,预计以小雨加雪或小雪为主。
今年寒冷来得早,明天最低温-9℃
今天是“小寒”节气的开始,同时也是“二九”的的第六天,下周二(1月9日)就是三九了。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天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因此也就有了“小寒胜大寒”的说法。耿建武告诉记者,受频繁活动的冷空气影响,今年的寒冷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近期的平均温度相比往年同期平均温度要低2到3℃左右。根据预测,下周二左右还将有一股冷空气达到我市,届时将再次出现-10℃左右的最低气温,且持续时间较长。
近在眼前的寒冷也不容小觑,根据预报,受冷空气影响,明天最低气温将低至-8℃到-9℃,全市有严重冰冻,加上空气湿度大和“雪后寒”的效应,人体的寒冷感受会更加强烈。
■淮海晚报记者傅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