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0

奔波八百公里,只为女儿和警察爸爸“小聚”

来源:   2017-10-12 09:03:00

  中国江苏网10月12日淮安讯(刘国清)愉快的十一假期终于结束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假期里,有人去寻找了诗和梦想的远方。也有人在家安安静静地追剧。而对于抽调在北京执行任务的淮阴警察李宁而言,国庆期间,妻子韩晓玲带着女儿悄悄来到北京和他小聚,无疑是节日无法回家的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李宁是来自云南省文山州的一名彝族小伙,在江苏刑侦队伍中素有“技术王子”的美誉。1984年9月出生的李宁2007年7月从南京森林公专毕业后,来到淮阴参加公安工作,27岁那年,原本默默无闻的他脱颖而出,成为全市唯一、全省最年轻的刑事技术效益年活动“双上榜”民警,被省公安厅选聘为全省刑事技术菜单式培训教员。从此李宁一发不可收拾,28岁入选首批省级刑事技术青年人才,29岁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二度蝉联全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成绩突出个人,30岁被评为江苏好人、被省公安厅与团省委联合授予“江苏公安青春警星”荣誉称号;31岁被评为淮安市优秀青年标兵,并荣登2015江苏好青年百人榜;32岁被评为江苏省文明职工、淮安市十大法治人物,33岁被授予淮安市道德模范……翻开李宁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年轻的李宁已经获得过50多项荣誉表彰。

  从警十年来,李宁的足迹遍布了辖区的每个角落,先后参与勘察案件现场4400余起,成功提取痕迹物证4700余份,通过比对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506名,破案2056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80余万元。尽管已经取得诸多殊荣,但他依旧保持着爱岗敬业的本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工作至今,李宁总是每天坚持提前一小时上班、推后半小时下班,加班至深夜更是常态,爬高就低、指纹追凶、智擒大盗……这些都是常事。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不仅如此,由于业务突出,李宁还多次被省公安厅、公安部抽调参加专项行动。今年7月,他又再次被公安部选调进京工作半年,江苏省被选去参加此次行动的仅他一人。

  当国庆、中秋和十九大安保,这个长长的工作周邂逅,全区公安民警以“战时忘家、前线忘身、交战忘命”的战斗精神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而身在北京执行任务的李宁更是不能回家陪伴家人。不是不想家,只因是警察。十一警察不放假,带上女儿去看他。为了让李宁安心工作,也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妻子韩晓玲决定,国庆这天带着女儿悄悄来到北京,给他送来祝福。北京短短五天的小聚,无疑是节日无法回家的李宁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到北京后,和韩晓玲想象的不一样,尽管是假期,李宁的工作却依旧的忙碌,而且由于工作纪律,韩晓玲并不能带女儿到李宁上班的地方团聚,虽然是近在咫尺,可却也只能每天静静地办公楼附近等待着李宁能早点下班。李宁下班以后,能陪伴一起走走看看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只要每天能见面,韩晓玲已经很满足了。在北京的五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只是韩晓玲自己陪伴着女儿在周边转转,给第一次来北京的女儿拍照留念。好在李宁工作的地方离天安门广场很近,女儿每天都玩得很开心。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李宁上班前把韩晓玲母女送到动物园去玩,并拍了一张合影,这是女儿在来北京前就答应了幼儿园的小伙伴要把和警察爸爸的合影带回家的。

  韩晓玲说,不管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李宁的工作一直都很忙,三天两头不着家,所以尽管这次李宁在外工作时间特别久,但她早就习惯了。李宁有时会很愧疚,韩晓玲总是安慰他:我从决心嫁给你的那天起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你尽管放心工作,家里的事情你不要担心,一切有我。而李宁单位领导的多次上门慰问,也让韩晓玲倍感温暖而自豪。在韩晓玲的心中,李宁是个大英雄,总有一天他会穿上笔挺警服,踏着七彩祥云,打开家门说:我回来了。

  李宁和韩晓玲地故事也许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精彩,但是,正因为有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才能安享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

  在淮阴,和李宁一样类似这样的身影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在细致开展侦查破案,有的在耐心调解群众纠纷,有的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他们正巡逻在辖区的各个角落,坚守在“超级假日”的每一天,他们于无声处,默默地守护着群众的平安,我们将他们所在的每一个坐标汇总,就形成一张护航淮阴的平安网,在这张网上,有他们,还有他们后面警属的默默付出。

标签: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