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0

淮安市救助站:为了“流浪母亲”回家的梦

来源:   2017-06-13 15:04:00

  中国江苏网6月13日淮安讯(江安卢士勇)“你认识他吗?”“认识,是俺玉坤。”6月9日下午4点多,淮安市救助站内,壮实的汉子李玉坤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嘴唇不停地颤抖,热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时隔8年,这对走散的夫妻终得重逢。他牵着她的手办完认亲手续,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是一条洒满爱和对生命充满敬畏的路。从5日到7日,苏皖两地、20多人都参与到为谢红云寻亲的行动之中,3天3夜的寻找,不放弃、不抛弃般的坚持,终于帮谢红云圆了回家的梦。

  沉默6年,开口就说想闺女

  “谢红云生病了,正在市一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可能是感觉到身体不太好,才开口说话的,她对我说的第一句就是‘要回家,想俺闺女’。”淮安市救助站救助管理科科长姚玉能说,6年前,谢红云被民警送到救助站时,一句话也不讲。

  谢红云入站登记时间为2011年6月10日,是由淮阴区袁集派出所一名姓吴的民警送来的,当时登记的姓名叫“吴淮女125”。姚玉能说,因为问不出姓名,所以以送来警察的姓氏给她编了个名字。之后,“吴淮女125”被送到淮安市民政局直属的新安医院进行精神疾病治疗。

  5日上午,姚玉能接到新安医院的来电,正是因为“吴淮女125”被新安医院初诊为癌症,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确诊并治疗之事。“我在市一院见到她,没想到她能说话了。” 虽然姚玉能只能从谈话中确认到“谢红云、李玉坤、李婷婷,阜阳、临泉县、泉阳乡、龙王庙、李老庄”等信息,但凭借多年的经验,他判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寻找。

  “你为什么现在想回家,以前怎么不说啊?”“要回家,想俺闺女。”姚玉能说:“头一回听到‘想闺女’这句话,我就对她说‘我一定帮你’。”

  市一院门诊部医生朱桂香说,病人目前身体虚弱,目前只是做了CT检查,接下来要做病理分析才能确诊。

  哪怕只见一面,也尽力去找

  一开始,姚玉能以为有了上述信息找起来应该不难,但几次三番比对,多次与有可能的乡镇、村居负责人联系,都一无所获。

  6日上午,姚玉能将此情况汇报给分管副站长张春祥,由站里增派人手帮着查找。当日上午,救助站工作人员分头行动,一组人与安徽方面对接,另一组则带着信息向公安求助协查。两组人员整整忙活了一上午,到中午碰头汇总时,还是一点眉目都没有。

  “我们敬畏生命,敬的是生命只有一次,畏的是生命易逝。”张春祥说,谢红云身患重病,要想尽办法帮她找到家,帮助她实现见女儿的愿望,尽全力不让她留下遗憾。

  一次跨省的寻亲之路由此开启。6日下午4点,淮安市救助站临时组建了三人寻亲团奔赴安徽,走蒙城,赴临泉,问阜阳……一天半的时间内,或奔波在询问的路上,或分析在线索的途中,或查询于地图、地名、户籍信息之间。

  7日上午9点,两地救助人员来到临泉县新城派出所,经过户籍信息查询,临泉县有4个谢红云。当民警打开第一条信息时,大家瞬间都兴奋起来,这不就是要找的“谢红云”吗?年龄45岁、阜阳市颍州区人,照片比对也十分的像,只是户籍中没有李玉坤、李婷婷的名字。

  临泉警方随即找到谢红云户籍所在地村党支部书记的联系电话,张春祥迫不及待地开始联系确认,可对方的回复是:“是有这个人,可我刚才还看到了”。这一结果瞬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再回头查询其余的3条信息,有的是“90后”,有的是“00后”,更不可能是救助人员要找的谢红云了。

  再查李玉坤、李婷婷,结果也一次次令人失望,十多条登记名为李玉坤的信息里,没有找到谢红云这个名字。临泉救助管理站韩桂伟副站长此时也眉头紧锁,他说可能是走失时间长了,户籍信息已经不在了。既然户籍信息中检索不出有效信息,要想在200多万人口的临泉县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我们只有找李老庄、龙王庙了。”姚玉能说,可李老庄、龙王庙在哪儿呢?打开临泉县地图,密密麻麻地村庄名字令人眼花缭乱,但就是没有找到李老庄和龙王庙这两个地方,倒是有个地方叫李庄,地处临泉县田桥乡。

  “哪怕只见上一面,也要帮她完成心愿。”寻亲人员说。正是这份爱和坚持,才让寻亲有了结果。当两地救助人员来到李庄所在地、临泉县田桥乡派出所走访时,一位来派出所办事的老人听到李老庄和龙王庙两个老地名时,说自己就是那边的人,李老庄现在叫李营居委会、龙王庙改成了孙庄居委会。

  “就是她,玉坤媳妇,好多年了。”寻亲组一行来到李营居委会,居委会主任李国伟以及多名居委会工作人员都从救助人员携带的资料和图片中,确认这就是他们居委会的谢红云。

  回家,不再留下遗憾

  在居委会李国伟主任等人的带领下,救助人员和公安民警来到李玉坤的家门口。李家的大门上了锁,铁锁已经锈迹斑斑,从门缝中,人们看到凌乱不堪的院子和三间平房。“玉坤几年不回家了。”李国伟说,村里除了他大姐李杰在家外,没有别的亲人。

  李玉坤的大姐今年62岁,正在地里收麦子,听说有人找到弟妹了,她飞快地跑回了家,并拨通了弟弟玉坤的电话。“你媳妇在淮安救助站,找到了!”当李杰把这个消息告诉弟弟时,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之中,过了一会才听到急切的声音:“在哪?怎么样?我今天就赶回去!”

  谢红云有一个悲痛的记忆,当李杰说出来时,救助人员愈发觉得这次艰难的寻找对谢红云意味着什么。据李杰讲,红云和玉坤结婚后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2009年暑假,大侄子在池塘玩水时淹死了,这对红云的刺激太大了。伤心欲绝的谢红云没扛住突如其来的打击,从那时起精神变得愈发异常,不言不语,直至走失。

  居委会主任李国伟说,人是很脆弱的,因为变故,这个家彻底垮了。李国伟讲,头两年这家人一直在找谢红云,周边的小集镇上,十里八村的电线杆上都贴了寻人启事,可就是没找到。“要是她早点开口说话多好啊!”李国伟为此感到惋惜。

  谢红云走失的时候,李玉坤既承受着失去儿子的痛,又忍受着妻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苦。“她走的时候女儿才5岁,今年13岁了,女儿也要跟着来找妈妈,但因为要考试了,所以叫她安心学习。”自7日中午接到姐姐的电话,远在广东惠州务工的李玉坤安顿好女儿,就踏上了接妻子回家的路,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标签:

责任编辑:戚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