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发展养老服务将“看单下菜” 评估五大指标
中国江苏网讯 身体怎么样,收入有多少,和谁住一起……日前我市民政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评估工作机制的通知》指出,通过对身份特征、经济状况、居住状况、能力状况、养老服务意愿等五大指标进行标准化评估,掌握各类养老服务需求。据了解,这是我市各县区首次按照统一标准对老年人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今后,发展养老服务可由此实现“看单下菜”。
◎哪些人要重点评估
据介绍,实施养老服务评估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对政府来说,有了评估结果才能更精准地对养老服务进行扶持、兜底。“比如已经连续多年实施的为困难老人购买服务项目,只有掌握了老人的需求,才能购买符合老人需要的服务。”业内人士指出,评估还有利于甄别养老服务补贴的发放,确保政策性扶持和引导资金公平公正。
据了解,我市目前把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和护理补贴对象,包括低保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中80周岁以上的老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独老人;经设立许可的各类养老机构中住养的老人;申请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等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据了解,评估的内容包括身份特征、经济状况、居住状况、能力状况、养老服务意愿等五大块。具体来讲,身份特征不仅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婚姻状况、子女状况、家庭成员以及紧急联系人等信息。评估经济状况主要是从评估结果,看老人是否符合特困供养或享受养老服务和护理补贴的条件。通过居住状况评估,搞清楚老人属于独居、空巢、与子女同住、与亲友同住中的哪一类,以掌握评估对象的生活照护责任人及照护情况。能力状况评估后,把老人分为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等不同等级。
◎老人到哪里找评估
为做好养老服务评估,《通知》要求2017年底前各县区建立以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工作网络,评估申请点设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有需求评估的老人可到申请点进行信息登记,开展资格初审。
据了解,评估分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简易程序当面完成评估,一般程序则需要申请、初审、评估三个环节,需要25个工作日。另据了解,养老服务评估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实施。
■记者 江安
通讯员 裴东林 张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