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官的年轻态——记淮安清江浦法院执行局何友成
中国江苏网5月17日淮安讯(王淑臣)5月4日本是青年人的节日,然而当天,记者却有幸拜访了淮安市清江浦法院一位即将退休的执行局老法官何友成。“多宣传法院的年轻人,我这都快退休啦!”下午,几经电话约定,一直拒绝采访的何法官终于同意说一说他的故事……
因为仰慕,他从军人成为法官
见到这位老法官时,他正从淮阴区办理一个执行案件刚回来,裤腿上还沾着尘土。虽说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但看得出来,办起案子来的他依然十分拼命。
初见他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即将步入退休生活的人。头发有些花白,但声音洪亮,步伐稳健,举手投足间充满阳刚之气,满身透着一名人民法官的精气神。
按理说,大多数老同志操劳一生,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颐养天年,重心逐渐转向老年生活。“我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已经在那成家定居,小孙女都已经两岁了,孙女出生后爱人就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现在我一个人在淮安,身体也很好,可不能辜负这个干好工作的时机啊!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说起工作和家庭,他如是说,真诚中露出轻松自在。
何友成出生在淮安市淮阴区一个普通家庭,1978年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通过在部队期间的努力学习,他成功考入军校。
“在军校学习期间,我们学校旁边就是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每天早上跑操的时候,看见法官们从操场旁经过,我心里十分仰慕。法官们威严、公正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十分憧憬法官这个职业。”回忆起当年为何选择做法官,老何眼神里仍是无尽的崇拜和欢喜。
在老何看来,命运之神对他万分眷顾,自己终于如愿以偿。1987年底,他从军校毕业,转业到当时的清河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工作。“分配到法院时别提多兴奋了,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而他当年对法官职业的向往和迷恋,也成为了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案情、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时,始终如一的精神信仰。
勤读苦研,他从“门外汉”成为办案能手
初到刑二庭,面对专业性强的审判业务,何友成有点傻眼,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那时候,我们进法院的同志并不像现在大多是科班出身,很多都是到了这个岗位之后再不断学习、逐渐精通。”
法院有一个优秀的传统,就是“传帮带”精神。老法官们的办案经验和能力,他们对案件的钻研精神和对年轻人的谆谆教导总是能迅速地让一批新的干警成长起来。何友成到了审判一线后,通过当年一些老法官“传帮带”和自己的勤奋学习,很快便掌握了法官应该具备的业务知识。同时,出于自身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他勤读苦研,对法律知识越涉越广,越涉越深。
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我干这一行靠的是‘笨鸟先飞’、‘不耻下问’。”老何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上班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把手头经办的案件详细梳理一遍;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把案子在脑子里过一遍才能睡得着。
勤则不匮,敏则有功。正是这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正是这种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何友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后来,因岗位调整,他曾到立案庭工作过。“以前交通哪有现在便利,法院的送达工作存在很多无法想象的困难,但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就是凭着一股不怕苦的韧劲和闯劲,他成了院里公认的诉讼服务专家。
砥砺前行,他从审判岗位转战执行一线
2006年,何友成又转到法院刑庭工作。作为法官,做出的每一份判决都要对当事人双方负责。他说,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对办案的压力不知道如何去化解,每天脑子里盘旋着各类刑事案件,只要一天没结案,就成了自己的一桩心事,白天开庭办案,晚上却无法休息。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何友成原本一头黑发逐渐变得花白起来。2011年,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法院将他安排至执行局。
“从审判到执行,我内心居然轻松不少,也许真的是老了,拿着判决直接去执行也许更适合我。”老何自嘲自己当了审判岗位上的“逃兵”。然而,不少案件执行多年没有进展、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法律尊严受到严峻挑战……这都是当前执行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宝刀舞到哪里,都能闪耀最锋利的光芒。对执行工作,何友成很快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念。“在执行过程中,我是倾向于作风强硬的。有一些被执行人家庭条件确实困难,让我们不忍心去执行,但是没有办法,执行法官代表的是司法的公正严明,我必须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依法办事。”执行过后,他又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被执行人解决困难。
曾经就有这么一位被执行人,当何友成带着法警上门执行时拒不配合。老何一边安排几名法警劝导他,一边打算按照判决执行。但是看到被执行人家中极其真实的困难情况,这位铁面法官也心生起几分怜悯。何友成主动和原告协商,减免了一部分执行款,并帮助被执行人租赁房屋存放物品,最终,被执行人深受感动,改变态度主动配合工作。
执行工作很艰难,但是却最有成就感。就在4月26日晚上,正在加班的何友成在接到申请人黄某举报电话后,迅速出击,第一时间带领法警抵达执行现场,在某小区内将“老赖”朱某成功截住,朱某欠黄某将近4万元,偿还了1万元后便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愿还款。截住这名“老赖”后,老何一面打算出示拘留文书,一面耐心、真挚地规劝,最终,黄某看着法官为自己的案子苦口婆心加班加点,而朱某也的确存在困难,便同意放弃一部分执行标的。晚上八点半,朱某家人送来2万元欠款,终于案结事了。老何笑着说:“执行标的被‘还价’,我们也功不可没哦,这就是和解的魅力嘛!”
近三年,何友成执结各类案件600余件,办案数位居全局首列。在临近退休的几年里,这位老法官的“功劳簿”频添新荣耀,如2011年度被淮安中院表彰为执行标兵,2014年度被淮安中院记三等功一次,2015年度被原淮安市清河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面对荣誉,何有成总是谦虚地说:“这些都是组织照顾我,其实我只是本本分分地做了自己的工作而已。”
在清江浦法院的执行局,老何逐渐成了一个精神代号。大家有时会开玩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何都在前面冲,我们怎能往后退半步!”尤其是执行局的年轻人,深受其精神的感染和鼓舞,无论是工作作风、办案理念还是工作方式,老何都是他们身边最真实生动的榜样。在清江浦法院党组的号召下,执行局的全体干警都掀起了学习劳模精神的高潮,加班办案、周末出警、夜间突击……为了每一起执行案件能够早日结案,为了每一个申请人的切身利益,他们在执行之路上,永远保持着年轻态!这种年轻态,就像年轻的清江浦法院一样,充满着朝气、活力、生机、动力。
采访后记:听完何友成的故事,似乎再也找不到比“老法官”这个崇高的称呼更贴切的词,来形容他一生的平凡和辉煌。从1987年到2017年,30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段落,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坚持与进步。30年的时间更像一把尺子,对于一生伴随法治建设进程的老法官来说,这把尺子足可以丈量今后所有的预言。国家让我们感受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对一个基层法院来说,正在迈向阳光、公正、理性、信仰。在这些变化历程中,老法官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收获了自己的法治理想和荣誉,但对于刚刚步入轨道的中国法官职业化进程来说,这还只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更多的法官故事正在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