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辆私家车组成“爱心顺风车”队
●用爱心让市民化怀疑为感激
中国江苏网4月11日讯 “到哪里啊?”富康公司负责项目运营的沈大淮经常要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在路上看到有人在路边等车,会习惯性地停车上前询问。如果顺路,他会告诉对方,可以免费将其送到目的地。“不要钱?哪有这样的好事?”刚开始,不少等车的人包括园区的居民都不太相信。面对这样的窘境,沈大淮说,他和同事们会拿出车上的爱心顺风车牌,指着上面富康公司的名称和联系电话,以及公司在市区开发的诸多房产项目,告诉对方,自己是国有企业的员工,自己的车辆是爱心顺风车。有市民听闻富康公司的“大名”,才相信自己有幸享受了这样的便利。
有一次,吴杨下班回家看到一位老人带着孙子在路边等车。询问得知,他们要去市区。返城的吴杨便让他们上车,顺路带其一程。老人看着车吴杨崭新的私家车,不解地说:“这么新的车就跑运输,太可惜了。”原来,他以为吴杨是为了赚外快。下车时,老人还掏出2元钱做车费。吴杨笑着告诉老人,爱心顺风车是不收钱的。“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做好事啊,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老人感动地说。
●把员工的私家车变成爱心顺风车
2013年,富康公司的部分部门搬到了淮安工业园区,从事物业工作的吴杨是首批来到新办公地点的员工。“那时园区还没通公交车,我们基本上都是开车来上班。”4月7日,吴杨指着富康公司西侧往返市区的重要通道——淮海南路说,公司一位领导发现,园区的居民去城区也非常不便,常在路边顶着寒风和骄阳翘首等待过往车辆能带他们一程,其中不乏老人和儿童。
本着“造善良的房子,做善良的人”的理念,公司领导于2013年3月发出倡议,把公司的公车和员工的私家车变成“爱心顺风车”,在上下班或外出园区途中,尽量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将需要搭车的人顺路送到目的地。员工们积极响应,在各自的车辆中控台上放上了一块公司特制的爱心顺风车牌。
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作为国有企业的富康公司公车退出了“爱心顺风车”队。但该公司其他部门相继搬入园区后,越来越多员工的私家车加入进来,从而让车队的规模由二三十辆,扩大到目前的近百辆。
●这份爱心让陌生人变亲切
据不完全统计,4年多来,爱心顺风车队帮助了数百人次。其中,吴杨就顺路带了70多人,其中多数是园区的居民。
“老吴,上次我坐你的红色车子去新亚的”“吴主任,上次你把我送到汽车南站,真是太谢谢你了”……在绿化工地上,吴杨常会碰到一些陌生的工人和自己打招呼。“带的人比较多,记不清每个人的模样了,他们认出了我,还和我搭讪,一下子就亲切起来。”吴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