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中国江苏网讯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我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到2020年,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事业在“强富美高”新淮安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城乡居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全市形成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00万,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居民人数比例在93%以上。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民健身设施更加完善,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内涵不断丰富,乡镇(街道)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社区)基本建成体育活动室和多功能运动场,同时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都建有健身小公园和健身步道。全市建成体育公园80个以上。学校体育设施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实现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夏夜大舞台、户外运动赛事、万人自行车骑行等活动影响持续扩大。适应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一县(区)一品牌、一镇(乡、街道)一强项、一村(社区)一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新局面。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涵更加丰富。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420个以上,各类体育俱乐部460个,团体注册会员2000个、个人注册会员超过15万人。市、县属体育社团基本实现2A级全覆盖。乡镇(街道)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2个以上单项体育协会基本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健身气功管理方式改革试点试验区成果突出。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6个以上,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人以上。建成市科学健身指导专家服务团队,县(区)基本实现省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全覆盖。全市每两年开展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并分别以市、县(区)为单位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全民健身经济社会功能稳步提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市、县(区)基本达到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体育文化和身心健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50%的县(区)建有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建成年拉动健身消费500万元的健身俱乐部50个,体育服务业收入总规模达80亿,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