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发扬“店小二”精神,用“101%服务”助推发展

中国江苏网3月7日淮安讯(陈阁 姚莉莉 容菲)“‘101%’服务品牌是淮安政务的‘金字招牌’,打造升级版将使它更加闪亮。”3月6日,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面对媒体时说道。他表示,在区域发展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核心竞争比拼的就是服务,谁的服务优,谁的投资环境更好,谁就能获得客商和资本的青睐。
淮安是江苏台商投资的一个新高地,有“苏北的昆山” 之称。姚晓东表示,淮安最大的吸引力是政务服务环境,在持续多年的创新实践中打造出了“101%” 优质服务品牌。所谓“101%”,就是政府对投资者提出的合情合理要求,地方应做能做的做到100%满足,此外加的“1”就是多为企业提供一份贴心的服务和惊喜。
据悉,从2015 年开始,淮安在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中开展“101%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围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民生事项这“三重”,推动机关干部走进基层、走进企业,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办了很多实事,很受基层和企业的欢迎。
姚晓东认为,“十三五”期间,建立新型政商关系至关重要,每一位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设身处地了解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尽可能提供好的公共服务,营造好的营商环境。
“淮安是台商投资的新高地,市委、市政府打造‘101%’ 服务品牌,本来是针对台资企业提升服务效能的。”姚晓东说,从2015年6月开始,淮安对这一服务品牌进行了全面“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大环境影响,淮安市同样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与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企业困难增多,尤其需要干部担当作为。为此,淮安市委、市政府2015年决定在全市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两为”整治,通过全面升级“101%”服务品牌, 激发干部服务企业的热情,帮助企业脱困,推动全市发展迈上新台阶。升级后的“101%”服务体系内涵大大延伸,由此前的仅限于服务台资企业延伸到服务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民生实事这“三重”工程。
“随着‘101%’服务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诉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升级‘101%’服务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姚晓东表示,今后,淮安“101%”服务品牌升级将继续坚持在政府主导下,走精准化服务、专业化服务、高效化服务的道路。“101%”服务自理念提出到形成品牌,始终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升级“101%” 服务品牌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政府建设,使政府成为经济建设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企业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忠实的服务员”。通过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调动各部门力量,全面化解“梗阻”,实现上下畅通、左右无碍,打通为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要坚持精准服务。过去,政府服务往往追求标准化,实行“一刀切”,服务的“锚向性”不足、精准性欠缺,很少照顾到服务对象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提升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在精准上着力。做到服务精准化, 关键一点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采集并运用大数据,准确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和最实际的困难,增强服务的“匹配性”,做到企业需求与政府资源高效投放的双向融合。另一方面,要坚持专业服务,让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的服务,才能使服务更到位、更有效。政府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有效调动社会资源为企业服务,以弥补政府在有关领域专业性不强、专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坚持高效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效率就是效益, 是生命线,政府高效服务是维护企业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101%”服务务必做到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
姚晓东表示,淮安将通过对服务制度、服务流程的创新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如目前建立的“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五证联办”项目快速审批机制,就是高效服务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