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高新区三天全部整改到位
【编者按】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263”专项行动,促进全省企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淮安市委、市政府迅速开会落实部署,作为化工企业集中区,苏淮高新区成立了“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行动计划,全力策应这一行动,实现建设“一流生态园区”的目标。本报为此专门开设“苏淮高新区‘263’在行动”专栏,跟踪报道苏淮高新区“263”专项行动的各种措施、效果,推动这一行动早见成效。
■通讯员王道凯嵇道武吴龙亚记者蒋梅茹
大花村沟渠内杂草秸秆清理干净,西环路破损排污管道整修一新,企业的危险废物全部合法处置……2月17日至19日,苏淮高新区全区环保、住建、安监以及镇(办)等多部门联动,迅速将省“263”专项行动暗访组发现的环境问题整改到位,21日,暗访小组回访表示满意。
打响环保攻坚战
2月16日下午,省“263在行动”督查组对园区暗访后发现一些环境问题.当晚,园区就组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洪阳化工、振方生物两家问题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对9个被曝光的具体问题,制定了19条整改措施,并全部包案到人、明确时限,迅速整改到位。
苏淮高新区还以此次暗访整改为契机,对全区所有企业的环保设施再排查,小区、村庄环境卫生再整治,责任到人,打响新一轮环保攻坚战。
通知所有企业对污水处理、废气排放、跑冒滴漏等隐患问题进行自查自改,对企业开展全覆盖式监督检查。对辖区各村(居)、沟渠及重点地段开展全面排查,对秸秆、杂草及其他杂物进行地毯式清理,不留死角;对辖区所有管道进行进一步排查。
目前,园区正在开展问题企业“回头看”行动,确保企业家家到、问题个个看,切实抓好雨污分流、危废储存、污水处理等问题整改,督促企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长效管理保成效
化工园区的环境整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关键在于长效管理。
2016年年初开始,园区就聘请专家对企业一一“问诊”,投产的55家企业,26家停产整顿,29家限期整改,实行一企一策。经过一年的整治,关停并转了一批,提档升级了一批,所有恢复生产的企业都投入建设了完备的环保设施,承诺达标排放。园区的环境大为改善,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园区加大投入保障,提升环保功能设施水平。加快建设危险源点监控系统、环境风险应急响应系统和救援处置决策系统“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监测监控和应急处置平台,实现工况实时监控、隐患即时预警、应急及时处置;加快推进企业污水排放“一企一管”、雨水排放监控工程、生态防护屏障等环保工程,实施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居民搬迁;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水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黑臭水体、生活垃圾治理。
园区进一步落实“日巡查”制度、现场交办制度、跟踪督查制度,确保排污企业有效监管、环境违法及时查处、突出问题尽快解决。落实水环境整治河长制度,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杜绝秸秆露天焚烧、乱抛乱弃现象。聘请基层群众、企业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环保监督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多维度、全视野的长效监督机制。
打造一流生态园区
打造一流生态园区,环境集中整治只是治标之策,要达到生态标准,必须集聚高端资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2016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一流生态园区”的要求,苏淮高新区坚持遵循“高端、绿色、循环、集约”的发展导向,一手抓项目建设、产业链培塑,一手抓转型升级、环境提升。
对园区的存量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嫁接等方式,促进存量企业提档升级,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对工艺技术落后、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企业,坚决予以淘汰,目前已经关停一批。出台措施加快人才、技术等高端科技资源集聚,“点对点”对接产业前沿的科研院所,强化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功能,帮助科技型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
在今后的项目招引中,园区严把项目入园关,突出高端切入、终端优先和链式招引,围绕世界500强、行业前10强等优势企业,主攻“龙头型、基地型、品牌型”项目,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仅今年以来,已经拒绝20家投资体量大但环评不过关的企业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