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项目化思维探索司法行政新路径
中国江苏网2月20日讯(丁大勇 盛 杰)日前,从淮安市司法局获悉,经过前后三轮激烈角逐,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016年度十佳创新创优项目评选揭晓,由该局办公室负责实施的“社会组织法治孵化工程”、政治部担纲领衔的“首届司法行政十大模范评选表彰”等项目入选。
此次评选活动,是该局继“律企同行”工程获评全市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后,对全系统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实战化成果的又一次“赛场选马”。去年以来,该局紧扣项目化思维导向,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重大决策部署,狠抓落实求创新,探索出一条司法行政工作实战化新路径。
划定“责任田”,担当用项目说话。自去年起,该局在对机关处室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基础上,明确由局办公室负责统筹督查督办、绩效考核、项目化管理工作,梳理出全系统重点工作56项,仅去年一年就下发督查通报4期,提出整改意见8份。前不久,该局综合项目督查结果和项目完成质效,对56个项目进行了评审,从中选出20个优质项目,通过借鉴市委市政府创新创优项目评选模式,最终评选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创优项目“年度十佳”。
当好“店小二”,难题以项目破解。基于项目化思维,去年3月,该局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上突出位置,结合全市开展的101%服务流动红旗竞赛活动,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针对我市台资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风险“防范不当”、“化解无力”等难题,创新推出“律企同行”工程,调动整合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优势资源,组建“101%法律服务团”开展入企服务。截至目前,该局累计对台资工业企业开展上门服务500余次,提供涉企法律咨询78件、解决涉企法律纠纷57件,向淮安台商微信圈推送普法经典案例108条、开展法治宣传800余次,帮助台资工业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此举先后被国家司法部、中央台办等部门专题推广。
念准“紧箍咒”,实绩靠项目评判。为确保项目推进不放“空枪”,去年初,该局密集出台了多个督查考核办法,除派出督查组进行项目跟踪管理外,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年终县区目标考核和市局处室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绩效考评直接挂钩。其中,在全省系统绩效考核排名前三或位置前移三位以上的处室,可直接晋升年终先进;排名倒数三名或退位3位以上的,一律取消评先评优;在省司法厅“三项考核”中实现创新创优加分的,单独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