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构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臧沿军
中国江苏网1月22日讯 2016年,我市通过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模式和方法创新,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现代治理能力,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市共受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691件,已办结640件。
管好源头保安全。截至目前,全市7个县区、113个农业乡镇全部挂牌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农残快检室,建立了一支由494名乡镇监管员、1793名村级协管员及企业信息员组成的信息采集队伍,实现日常巡查、质量抽检的规范化、痕迹化。
找准重点搞整治。我市相继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食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治理。其中,市农业部门开展的“清源”行动共整治重点区域66个,工商部门开展“净流”行动共抽检农资商品465批次,食药监部门开展的“扫雷”行动共抽检1481批次,公安部门开展的“利剑”行动共计查办食品违法案件67起,市盐务局、食药监局、公安局等部门联手查处盐业行政案件322件,查处违法盐产品18吨,全市居民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达99.55%、98.85%、98.41%。我市率先在全国建立首家“舌尖110”,打造形成了城区30分钟、乡镇40分钟的食品安全应急响应圈。
健全机制求长效。我市探索建立了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履行职责清单“两份清单”,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核查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和监管部门监管人员职责履行情况,采取市县联动执法的方式,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确保执法公开公正、透明阳光。去年,市检验检疫部门共计抽检各类出口食品样品90个,检测项目覆盖了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和添加剂,合格率为100%。
凝聚合力抓创建。我市依据全市“十三五”总体规划,坚持依法、透明、共治、创新“四项原则”,突出食品安全城市和透明食药监“两大目标”,制定发布了《淮安市“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规划》。去年7月,我市各地全部向省食安办递交了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申请书,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