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市持续推进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2023-12-18 10:05: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总要求,我市自202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以来,始终将“1+29”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纳入“532”发展战略,同步部署、一体推进。

今年初,市安委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2023年度84项公共安全重点项目(工作),把宏观的“大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小项目”。截至目前,84项年度重点项目(工作)已完成67项,其余均已达时序进度。

项目化推进

危险化学品企业“健康画像”深度安全体检是新北区今年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突破以往格式化的检查,新北区应急管理局采用专家组“坐堂会诊”模式,为全区67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精准绘制“健康画像”。“一年查一次,查得深、查得细、查到底。每个专家组至少配备5名专家,且必须有3名省级以上优秀或知名专家。”新北区应急管理局危化处处长张钰宇介绍,“通过深度安全体检,累计排查整治隐患3026条。逐个企业分析‘病因’、找到‘病根’、落实整改,实现了既治‘已病’又治‘未病’的效果。”

为实现“打击处理与预防治理”齐抓并举,今年,市人民检察院、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实施了“消防治理+公益诉讼”消检协作助力消防监管项目,筛选明确17处重大风险隐患单位,召开2次公益听证会,下发43份《检察建议书》,2名当事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推动解决了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方面责任不落实、主动性不强的难题。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在金坛区丰田路“瓶改管”“瓶改电”示范街区,147家餐饮店实现能源转换;常州经开区探索“区镇指导、村委监督、企业团购、服务外包”的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新模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成常州市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平台;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41家企业提供“邀约式”安全检查……以“小项目”为切口,“规划图”正逐步变为“实景图”。

精准化实施

聚焦解决基层、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我市在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逐步破解一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打造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常州样板”。

常州凌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现有5家企业入驻,是武进区“厂中厂”安全生产管理试点企业之一。刚走到门岗处,就能听到应急小喇叭滚动播放着进入厂区的安全告知、提醒。进入园区,人车分流,租户统一编号、统一管理,限速、限高、限宽警示标志统一设置。

武进区应急管理局聚焦源头管控,今年通过召开现场会、聘请专家指导、编印《“厂中厂”安全管理指南》等方式,以点带面提升全区“厂中厂”企业可视化建设,强化园区服务水平、租赁企业管理、现场管理、安全宣传培训、承租单位全过程管理,全面压实“厂中厂”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厂中厂”安全管理水平。

位于天宁区茶山街道的红梅村公共安全体验馆,紧贴群众日常生活,打造了一个“小而精”的中小学校外安全课堂、村级安全宣教基地,通过案例讲解、视频教育、实景演练等方式,让村民和重点人群接受专业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自今年7月落成以来,该馆已接待参观团队近20个。

在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我市始终坚持打造精品项目、创建特色品牌,今年还评选出38个年度创新创优项目(工作),高质量推进项目取得实效。

制度化巩固

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不仅要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更要将实践成果固化为长效机制,真正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在推进市域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市安委办坚持鼓励各地各部门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探索研究,打造精品工程项目,创建特色示范样板,形成一批富有常州特色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促进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带动区域安全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岳军说。

破难题、补短板、育亮点,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已逐步形成。

制度创新。聚焦风险等级较高的行业领域,先后出台《常州市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常州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定推广《小批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范》《锂离子动力电池工厂安全风险管控指南》等地方标准。

方法创新。制定推广“盛瑞工作法”、高处作业“1+N”工作法等特色鲜明的工作方法,探索形成“快—法联动”食品快检、安全反省屋等工作机制,为其他领域创新思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提供示范。

实践创新。创成一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品牌,推广气瓶安全区块链监管模式,率先在全国落地“气瓶安全+区块链”应用;全省首创“风险管控辞典”,纳入省工业企业风险报告系统等。

下一步,市安委办将优化“共建共治、精准精细、创新创优”举措,努力破解公共安全风险防控难题,进一步探索城市安全发展新路径。(黄洁璐 王漪)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