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市托位使用率不到四成 “质优价廉”成家长期盼
2022-08-15 09:44: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董心悦 国调宣

0—3岁婴幼儿是社会上“最柔软的群体”,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婴幼儿照护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家庭照护的补充,托育服务发展如何?

家住钟楼区的陈女士去年刚生下“牛宝宝”,因为是双职工家庭,一直在身边的母亲接过了照顾小婴儿的重任。像陈女士这样有婴儿照护需求但未入托的家长,在并不少见。

近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针对托育服务的专题调研显示,目前,托育机构托位使用率偏低、供需矛盾突出:6月初,全市共有托育机构348家,可提供托位18416个,实际在机构入托人数6782人,托位使用率37%。调研的9家托育机构中,仅2家机构托位使用率达60%以上。

调研显示,托位使用偏少,与“有人带”密切相关。参与调研的116名0—3岁婴幼儿家长中,“不太有托育需求”和“没有需求”的家长占多数,合计达到65.7%。在未选择托育的家长中,近七成选择让家庭成员照护孩子;三成家长虽有托育意愿,但考虑到孩子年龄太小,或与家人意见不一,最终未入托;少数家长因为不认可市场上的托育服务而不选择托育机构。

“如果孩子大一点,还是愿意送孩子入托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没有选择托育,一方面是有母亲带,另外也没有找到适合小婴儿托育的机构。调研显示,在托育市场,有几类因素制约家长的选择。

近半数被访家长认为,托育服务机构“价格不够优惠”。据了解,348家托育机构中,单位福利性机构4家,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的76家,其余均为民办托育机构,约占77%。记者了解到,民办托育机构收费普遍达到3000元/人/月。收费偏高的民办机构占多数,客观上限制了部分家长接受服务。

此外,许多家长的育儿需求升级,托育机构无法完全满足。调查显示,仅三成家长将无人照看列为入托的主要原因,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入托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自理能力、接受早期教育、为进入幼儿园作准备。相应地,有14.8%、11.1%的家长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早教课程设置不够专业列为现行托育服务的不足。

也有家长表示,家或单位附近没有托育服务机构、信息渠道单一,限制了孩子入托。

由此可见,便捷、优惠、高质量是家长们对托育的主要诉求。调研中,家长普遍反映,期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元化发展普惠托育机构,比如,打造“社区式”服务机构,或通过幼儿园增设托班的方式开展“延伸式”托育服务等,实现“家门口”托育。近七成家长期盼加强托育监管,提高服务质量,让孩子从“有人带”转为“高质量带好”。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