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经开区:食品安全联结小家 牵动大家
2022-01-25 14: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月25日常州讯 “马上过年了,年菜年货要抓紧准备起来。常州人的春节少不了聚餐,我必须保证家里人‘吃’的安全。”一大早,家住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福康宁花园小区的居民叶宁娟便匆匆出发,前往附近的潞城中心菜场买菜。“潞城菜场是经开区的7家‘安心菜场’之一,来这里买菜,菜品的品质非常让我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联结着小家,牵动着大家。2021年,常州经开区针对农贸市场、生活市集、商超、冷链仓储等场景开展抽检3360批次,合格率98.7%;推出“经开食悦”食品安全宣传品牌,以此开展一系列工作,不断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构筑全域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

“有了合格证,我们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农产品的产地、用药信息、经营户信息等一目了然,操作简单便捷,这样的‘放心菜’我们可以毫无负担地买。”日前,市民吴阿姨来到横林镇农贸市场买菜,和普通人挑挑拣拣不同,吴阿姨用手机扫码,便能知晓蔬菜的“健康状况”。

吴阿姨口中的“合格证”,是常州经开区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产物。生产者自控自检,经营者持证销售,监管者严格抽检,辅以信息化手段,三位一体串起了常州经开区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

“我们要求经营户必须提供合格证,如果没有合格证的话,需要到市场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才可以入场。”在横山桥镇农贸市场,市场管理人员吴新华正在核验种植户焦玉保送来的贴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莲藕。“合格证可以让老百姓了解农产品的源头,同时也要求我们这些经营者扛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旗’,我觉得是很好的制度。”焦玉保表示。

“我们会通过不定期的市场查验、农产品抽检等方式,将不符合要求,质量安全不过关的经营户‘请’出市场,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和综合协调科副科长葛银燕介绍。目前,常州经开区已建成9家以合格证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村级服务站,开具农产品合格证30万余张。

农产品严格的准入准出模式,无疑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而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加工副食品,常州经开区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十足的安全保障。去年6月,常州经开区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现场,来自江阴食品小作坊的果果牛肉酱负责人霍娟为自己的产品卖力吆喝:“我们的牛肉酱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是纯高温熬制,绝对健康原生态,大家可以来尝一尝。”

除了果果牛肉酱,邵氏生鲜肉、宏凤年糕坊、淳上食品等非本地食品企业不在少数,现场还设置了食品快速检测区域,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在本地品鉴、购买到无锡江阴、惠山等地的放心美食,这一切得益于2021年3月常州经开区与两地签订的食品安全合作协议。

“合作打破了原有监管壁垒,对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教育培训、登记备案等实行相互认可,实现监管信息互通,保障42万经开人的‘食悦’。”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钱力告诉记者。基于该合作机制,日前,常州经开区还与江阴市、惠山区联合开展毗邻区域合作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演练,由此进一步完善了三地高效迅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形成监管食品安全与保障人民健康的合力。

回应百姓关切,保障食品安全。“2021年,通过小作坊改造提升工程,我们全年共创成5家省级名特优小作坊和3家市级名特优小作坊。同时,在半年度、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经开区的测评数据均位列全市第一,并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开展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的区域。”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和综合协调科科长丁伟介绍。

2022年,常州经开区将以“五项着力、三项支持、两项标杆”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坚持品牌带动、质量提升、标杆引领,擦亮“经开食悦”食品安全宣传品牌,全方位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常景轩)

标签:常州;食品安全;合格证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