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警方首次销毁白磷燃烧弹
2021-04-08 15:08: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4月5日下午,常州一处工地挖出白磷燃烧弹,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二大队(安检排爆)副大队长张琰及时处置消除隐患(本报4月7日A3版报道)。昨天上午,经过精心准备后,巡特警支队联合治安支队到金坛阳山采石场,将这枚炸弹成功销毁。这也是常州市警方首次销毁白磷燃烧弹。

回应网友关切

4月6日,常州日报官方抖音号发布了相关新闻,点击达52万多,网友纷纷留言给张琰点赞:“有人为了我们的生命负重前行!”“时间就是生命,致敬伟大的民警!”“在危机时刻,一秒钟可能就不是这个结局,为张警官点赞!”……

也有部分网友留言,询问张琰排爆时为何不戴口罩,不穿防爆服。张琰解释,他接到警情通报已是当天下午3点06分,从收到的照片上虽然不能确定是什么炸弹,但可以看出弹体在冒烟,情况十分危急,必须尽快赶到现场。

张琰家住钟楼区,赶到现场只用了10分钟多一点,比从新北区特警支队出发要快。到现场后,张琰闻到了五氧化二磷的味道,结合其他特征,才确定这是一枚白磷燃烧弹。“当时炸弹发烫,已经烧了半小时左右,随时可能爆炸。等防爆服送来,我再穿好,可能就来不及了。就算是穿了防爆服,面对白磷弹也没有作用。另外,这种燃烧弹一旦爆炸,白磷四处飘散,沾到皮肤上就会一直烧下去,戴了口罩反而会全部沾到脸上,拿不下来。”张琰说。

张琰相机而断,利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就地取材,使用工地上废弃的涂料桶、消防水和施工中翻出的深层黏土,仅用8分钟就成功完成处置。

成功销毁白磷燃烧弹

昨天早晨7点,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记者看到了这枚长106厘米的白磷燃烧弹,弹体被浸泡在水里,头部的窟窿被黏土严严实实地封住。“经过安定化处理后,这枚燃烧弹就烧不起来了。运输也不能大意,需要安排专人看护,确保密封牢固,一旦出现异常,就立即加水浸没再做后续处理。”张琰说。

“这是我们首次销毁白磷燃烧弹,地方的选择、炸弹的掩埋以及引爆都很有讲究,运输弹体必须万无一失。”张琰安排年轻民警徐鼎坐在水桶旁,确保弹体时刻保持安定状态。到达目的地前,经过了一公里的颠簸山路,徐鼎的双腿被水泼湿了,他也没有发现,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弹体上。

上午9点半,张琰和治安支队危化品大队相关负责人到达阳山采石场的一处小山坳内。这里已经挖出了一个3.5米的深坑,白磷燃烧弹和引爆炸药被深埋地下。准备工作完成后,众人撤到数百米外,燃烧弹被成功引爆,远远看到一股白色烟雾腾起,那是爆炸时的高温将大多数白磷迅速烧完的迹象。

“炸弹和炸药爆炸后,白磷在地下充分燃烧,就剩下了很安全的磷和氮的氧化物,再等上几天和水汽、天然有机物缓慢反应后,被泥土吸收就成为磷肥和氮肥,不但不会对土壤有任何风险,还能提高肥力。”张琰说。

家中三代五名军人

张琰出生在南京,父亲是常州人。事件被成功处置后,很多网友知道燃烧弹的杀伤力,替他捏了把汗。张琰感谢网友们的关心,表示自家三代五位军人,关键时候必须要拿出军人的血性和气魄:“我们夫妻、我爸妈还有外公都曾是军人,我不能给军人丢脸。”

“我早就知道这种白磷弹,因为杀伤力大在国际上被禁止使用,这次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看到炸弹在冒烟,虽说知道它的厉害,但我决不能犹豫,要立即去灭火降温,多争取哪怕一秒都在所不惜,否则一旦等到炸弹爆了,白磷飘散出去,附近的老百姓就有危险了。”张琰说。

不是第一次直面险情

从警17年来,张琰总计129次成功排爆,早已不是第一次面临险情。

2013年11月,溧阳横涧镇一村庄内发生一起因私自制作火药导致爆炸的警情,当事人重度伤残,事发现场位于一民居的二楼,且与其他民房相连,墙壁和楼板出现明显裂痕,如不立即进行全面搜爆和清理,将严重影响后续工作。

作为主排手的张琰带队赶到现场,穿上排爆服,冒着二次爆炸和房屋坍塌的危险,进入现场进行搜爆作业,逐件清理被爆炸粉碎的墙砖和家具残片,寻找残存爆炸物。通过近一小时的艰苦作业,最终排除了安全隐患。

汪磊 图文报道

标签:燃烧弹;白磷;炸弹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