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12家影城,观影人次超377万,令人惊叹的是,这是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
去年常州影市“化危为机” 票房数据位列全省第四
2020年是电影行业陷入“至暗时刻”又重燃希望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电影市场停滞长达178天,7月20日在全球各大电影市场中率先复苏。据国家电影专资办“中国电影票房”App显示,2020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202.74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在常州,电影市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近日常州市电影放映协会发布《2020年常州电影放映蓝皮书》,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一年,常州全市的电影票房达1.24亿元,超越南通位列全省地级市票房收入第四位;总观影人次达377.95万。电影《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成为去年常州卖座影片前三甲。
主旋律影片卖座 唤起观众家国情怀
小小的一张电影票,反映的不仅是观众口味,也是城市文化消费的体现。该蓝皮书显示,2020年,我市有票房记录的影片有212部,其中上映新片171部,这当中,8月21日上映的《八佰》、10月1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以及10月23日上映的《金刚川》4部国产影片囊括了年度总票房的45%。
“爱国情怀,是2020年影市一大关键词。”市电影放映协会副会长张骏说,国内总票房超过31亿的《八佰》是国内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片,八百壮士以少敌多、用血肉筑成堡垒的情节,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该片不仅成为2020年度全国票房第一,也是2020年全球电影票房冠军。此外,《我和我的家乡》作为献礼片,让观众找到了乡情上的共鸣,《金刚川》致敬英雄志愿军,《夺冠》阐述女排精神,都点燃了观众的家国情怀。
市民在影院大厅等待进场观影
张骏说,往年进口片能占到市场30%至40%的体量,吸金能力不凡。而去年,电影票房前十位的影片全部为国产片,《花木兰》《信条》《神奇女侠1984》等进口大片直接被甩出票房榜前列。
2020年影市另一大关键词是“复苏”。受疫情影响,1月24日全国影院停摆,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称“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之后,我市各大影院开始忙碌起来。
8月上映的《八佰》为复工后的影市带来了提振士气与信心的机会。在国庆中秋档的8天假期里,压抑许久的电影院“燃”了一把,全国共创造出了近40亿元的票房,拉动了近1亿人次观影。这个成绩仅比2019年低了11%,成为有记录以来国庆档期票房第2名。
张骏说,我市市委宣传部电影主管部门在疫情期间对影院的贷款扶持等政策,为常州电影市场的复苏添薪加火。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常州市电影放映协会于去年9月面向常州市民推出2万张“常影通”优惠观影券,也为常州电影行业复工复产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支撑。
去年新开12家影城 乡镇影城日益活跃
该蓝皮书显示,2019年全市平均票价为34.9元,2020年全市平均票价为32.97元,下降将近1元。“这是因为各影城在复工初期为了更好吸引顾客推出了各种营销活动,从而拉低了平均票价。但接下来,随着重量级影片的上映,票价会逐步上升。”一位业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市营业中的影院数量为66家。2020年关停了3家影院,新开了12家影院:溧阳市5家,新北区3家,天宁区2家,武进区、金坛区各有1家。其中7家是在疫情复工后才开业的,新开业影城中有8家乡镇影院,规模都较小,大部分的座位数均在1000座以下。“目前常州全市的影院分布呈现‘重南北轻东西’的特点,头部影院优势渐弱,尾部影院艰难,新开影院活跃,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行业重新洗牌 常州影院探路“化危为机”
“2020年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影响难以磨灭,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在未来数年中持续发酵。”市区一家影院的经理说,178天的影院停工,影院员工待业,电影的上下游产业链遭受影响,整个电影行业的生态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2020年,电影《囧妈》春节档先提档又全面撤档后,在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免费播出,3天播放量突破6亿。此后,《肥龙过江》《大赢家》等原本计划院线上映的影片也纷纷转为网播。“虽然观众更愿意在大屏幕上欣赏自己期待的电影作品,但院线电影转为网播,终究成为不可逆的行业趋势。”张骏说,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化危为机”,常州影院将不断发力,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观影环境,同时增加更多智能化、自动化设施,更新迭代观影设备,加快新片的引进周转速度。
近期迎来一波学生观影潮
今年元旦,常州影市迎来“开门红”,尤其1月1日当天,全市票房收入超过了400万元,成为去年国庆档后最亮眼的单日票房成绩。“江苏连续8年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票仓,常州作为省内票房排名靠前的城市,年人均观影次数远远高于全国,这是常州一大优势。”我市新北区一家影城的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对于刚刚开局起步的今年,不少影院从业人员有期待,也有迷茫。2020年由于很多电影拍摄工作的中止和延期,导致2021年能与观众见面的影片很受影响。长达半年的“无影生活”形成惯性,加上上座率的限制,观众的观影习惯也需要重新建立。最重要的是,接下来影市能否提振,还得有更多的高质量、好口碑的影片在今年接力跟上。
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 以“守得住”实现“放得开”
1月22日中午,记者来到我市新北万达影城,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布置电影海报和电影周边,一些富有新年元素的电影衍生品带来了年味。
“最近几天,学校期末考试陆续结束,迎来了一波学生观影潮。”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常州影院上座率限制为75%,影院要求观众在入场前登记身份信息,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并在观影过程中佩戴口罩。同时影院在每场放映完毕后都会进行消杀处理,3D眼镜、取票机等人群密切接触的物品也都定时做消杀处理,疫情防控毫不松懈。
我市的影院都要求观众进场时戴口罩、量体温,疫情防控毫不松懈。
据了解,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定档的影片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侍神令》《熊出没·狂野大陆》《刺杀小说家》《新神榜:哪吒重生》《人潮汹涌》等。
张骏说,为拉动电影消费加快市场回暖复苏,今年,我市各大影院将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紧压实责任,以“守得住”实现“放得开”。为了拉动电影消费,加快市场回暖复苏,我市将继续推广“常影通”优惠观影券,同时,在防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举办龙城电影文化节和红色电影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本版文字 刘懿 高佳丹
本版图片 夏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