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为让堆花糕团传承下去 他们一直在翻“花头经”
2021-01-26 09:38: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这门技艺,在华家已经传到了第四代

为让堆花糕团传承下去 他们一直在翻“花头经”

福禄寿禧、松鹤延年、双龙戏珠、年年有余、招财进宝、麒麟送子……1月19日,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批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的堆花糕团,展示在红木架子上,静静地向人们传递着吉祥的寓意,也在重唤老常州记忆里的年味。

传授如何堆花

以此为背景,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堆花糕团项目传承人华焕仁,带着女儿、女婿,用近4小时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们提供体验式传承教学。去年年底,华焕仁的女儿华娟萍被评为堆花糕团武进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此次教学,她承担起堆花环节的主讲,这意味着老手艺复苏的同时,堆花糕团的传承也传到了第四代。

坚守

四代传承

“过年、祝寿、祭祖、上梁、满月、乔迁,以前这些常州人的大事,都少不了要订做喜庆的堆花糕团。如今糯米制成的食品已不大受欢迎了,但这门老手艺还是要传下去的,我们改良后的堆花糕团摆件,可以放三四年,不腐坏不褪色,很受欢迎。”华焕仁说。

作为老常州的一种传统民间手艺,用糯米粉做成糕团,用面粉制成各种人物、动物和景物,堆装在糕团上,称做堆花糕团。在过去,老百姓订做堆花糕团都是想图一个好彩头,待仪式结束后就将其食用。从曾经的生活必需品到如今的非遗文化,从13岁到69岁,华焕仁用半生时光摸索着堆花糕团里的“花头经”。

华焕仁的堆花糕团技艺是祖传的。记忆里,家里最早会做堆花糕团的是华焕仁的外婆,后来传承给了他的母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焕仁的母亲是武进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往往来订做糕团的人,一说想要什么喜庆图案,我母亲不用费时构思,转身就能做出。”

最初,华焕仁是母亲做堆花糕团的小跟班:“我在家排行老三,那时母亲经常会应邀去别人家里做糕团,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带上了我。”这一带,就将他深深带入了堆花糕团的世界里,从此再也没有远离。

50多年来,华焕仁的搭档,从母亲逐渐变成妻子,现在则是女儿和女婿。作为独女,华娟萍小时候对于堆花糕团的印象,是父亲养家糊口的手艺,现在则多了一份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我是个上班族,做堆花糕团是近年来才逐渐学会的。父亲做堆花糕团时,我一开始就是打打下手,后来才逐渐上手。”华娟萍的丈夫是她的师兄,两人在现场分工默契,一个帮着华焕仁取递面团,另一个就帮忙整理蒸煮器具。

烧开的热水,凌空倒入数十斤的米粉里,得使劲揉,功夫一点都不能差,而糯米粉与粳米粉的配比、团子的软硬程度,全靠华焕仁的一双手来感知。50多年来,华焕仁的手,从常常被烫出水泡,到现在“手老了”,有老茧做隔层,100摄氏度的米粉团都能拿捏揉搓。

华娟萍一边帮着父亲把团子分块,一边对大家说:“不是不让大家全程体验,你们的手受不了这个温度的。米粉团黏在手上,拉都拉不下来,烫得非常疼。”随着年龄渐长,华娟萍更多专攻造型,她的丈夫则分担了华焕仁的部分体力活。

花样

与时俱进

洗米、磨粉、和面、揉粉、笼蒸、冷却、调色、造型、堆花、修整,做堆花糕团的完整过程有10道工序。华娟萍说,做一次堆花糕团,一般得提前2天准备材料。这次教学,是由他们在家里备好了材料带来现场的。

揉粉

一部分和好的团子,分好块后需要裹上各色颜料,趁热揉搓均匀,变成黄色、橘色、红色、绿色的一个个小团,以备制作堆花的花瓣、花蕊、花叶,或是各色造型的基础,以免温度下降后米粉团表面形成皮盖,颜色就出不来了。华焕仁父女俩交替给学员们指点着色的要领。

在造型环节,一把剪刀加上小小的镊子,就能让一团红色的面团变成一朵朵堆花,而完成这些的工具,装在华焕仁母亲留下的一个铝饭盒里,堪称“传家宝”。除镊子外,还有梳子、牙签、木片刀、小铁棍……

调色

堆花糕团的类型主要有普通寿桃、大寿桃和大元宝等,堆花造型也多有吉祥寓意。说起堆花糕团的花样,华焕仁对其时代特征如数家珍:母亲和自己搭档去做时,大多是“祖国万岁”“红太阳”等,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上世纪70年代末,“龙凤呈祥”“招财进宝”等传统老样式只能“偷着做做”。上世纪80年代,常武地区自建新房成为时髦的事儿,对堆花糕团的需求就井喷了,他们母子忙得实在来不及,家里其他人也加入进来,就这样还得不断赶工,要做的人得提前十天半月来订制,“湖塘、牛塘、鸣凰、老火车站,都赶到我家来了!”而那时,“福禄寿禧”“八仙过海”“鸳鸯成双”“松鹤延年”等老花样,混合着精致的花鸟虫鱼,都非常受欢迎。

“那时一天得做两三担,一担能卖20元,在当时积攒下来是笔可观的收入,”华焕仁说,“但红火也就是那么十来年,后来大家都买商品房了,渐渐地只有老人家做寿什么的才会来,几个月才开张一两次。”

堆花糕团现在已成为一种非遗文化,华焕仁不断开发新花样,他的“过年系列”堆花糕团作品里,还有“龙凤呈祥”“太公钓鱼”“花开富贵”等题材,可供市民和单位摆放陈列。

复苏

推陈出新

堆花糕团目前是我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据考证,其作为流传于常州武进、新北等地区的一种民间美术,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造型

许多老手艺因经济效益低且与生活审美日益相去甚远而被遗忘,而堆花糕团在大众记忆里的重启,得益于2008年武进非遗项目普查。华焕仁在偶然间看到别人做的堆花团子,带着好胜心说:“我做得比这好呀!”舍不得丢掉这门手艺的他,开始与家人复兴堆花糕团。

重操旧业的华焕仁,为结婚、做寿、乔迁等有需求的客户继续蒸起了堆花糕团。在给外孙女做手工玩具时,他逐渐尝试了橡皮泥、轻质黏土等不同的材料,并把这门技艺带进了学校美术手工课堂。近几年,他到中小学去教学,都是用的轻质黏土,“一是米粉团子温度高,不利于学生们的安全;二来使用黏土,作品比较容易成型,小朋友学得也挺开心,能让更多人知道堆花糕团。”为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他还在样式里融入流行的动漫元素。

堆花

为了增加堆花糕团的观赏性和保存时间,华焕仁还改良了制作技艺,配上实木底座,罩上透明玻璃罩,将之变成色彩靓丽、经久不褪、赏心悦目的摆件。不久前,他的一件作品就在慈善拍卖活动上拍出了6.88万元的高价。

古老的手艺要能传承下去,首先要有人学,再就是要有销路。华焕仁与女儿女婿还在不断尝试,一方面与中小学、培训机构等寻求公益合作,另一方面不断寻求与企业进行商业化合作的可能。

何嫄 文 胡平 王珊 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