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拓展法治文化建设新路径
2019-12-04 20: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徐多)“你好,小法。”12月4日,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来自常州时强律师事务所的参观者与展厅内的一台智能机器人打起了招呼。

  “您好,我是本次法治文化展讲解员‘小法’。”普法机器人应声启动,一边向前伸出双臂挥手致意,一边扑闪着一对大眼睛欢迎参观者。跟随“小法”的步伐和解说,参观者依次参观了示范基地的8个展区。

  该示范基地坐落在新中国司法部首任部长史良的故乡——常州,由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在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法律部指导下,于11月28日建成。

  今年以来,常州供电公司深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央企部署,不断拓展法治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以打造法治文化示范基地为主线,推动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实践“四位一体”的法治文化体系在公司运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落地生根,为新时代“三型两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智慧普法 实现虚实多元互动

  常州供电公司紧密结合地域、行业和企业特点,兼顾历史沿革、时代特征,以常州历史文化街区、史良出生地青果巷为展厅设计蓝本,融入水墨汉字、龙图腾、青砖黛瓦的江南建筑等传统文化元素,充分运用泛在物联网、5G、VR、4G无线传输、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采取线上和线下、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江苏省电力系统内首个精品法治文化阵地。

  “在设计时,我们就想好不搞死板说教、一建了之的‘应景之作’。” 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袁静说,“示范基地采用模块化建设,90%以上的内容由电子屏幕数字化展示,剩余用材都是可移动拆卸的绿色环保材料。可以说是首家‘无固定图文’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可与时俱进更新展示内容,按需拓展展厅功能。”

  暖色灯光下,“全息投影区”追溯了世界法治发展历程。“法治溯源区”的展示墙上展示了汉字“法”的历史演变和10个法治历史故事,光影变换中另参观者纵览法治从维护封建统治到为民服务的历史进程。“法治建树区”的180度旋转屏幕上展示了常州公司近年来法治企业建设的具体实践。“论道求法区”和“正身明法区”展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五版宪法、电力法以及常州公司典型涉电司法案例卷宗、规章制度等实物展品。“临境探法区”选取了涉电诉讼案例,采用VR技术设置模拟法庭游戏,供参观者选择扮演角色,沉浸式体验法院庭审过程。

  该展厅实现了“智慧普法”的功能,线下向公司员工和社会团体免费开放参观,形成常态化普法机制。线上建立了网络虚拟展厅,突破时空限制,以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传播法治文化故事,并启用观众评论、点赞、转发等功能,将单向宣传提升为多元互动,观众可在手机端、电脑端观看浏览展厅内容并实现互动参与。

  业法融合 推动依法合规运营

  “我最近在司法拍卖平台上买了三间厂房,谁知道房子到手后,电表用户名还是原来的房主。可是原房主已经失联了,根本无法配合我办理电表过户手续,我该怎么办啊?”示范基地“法治建树区”屏幕上,出现一张来自市区营业厅客户的焦急的脸庞。

  “您所反应的情况是司法拍卖中的常见问题,建议您向法院调取所购厂房的评估报告。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评估报告的内容确认土地、房产以及变压器产权,就可以办理过户手续了。”常州供电公司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吕雪婷根据相关法规,耐心地对着大屏回答。

  11月29日,吕雪婷一改往常去营业厅驻点坐班的习惯,来到示范基地“在线释法区”,借助大屏与互联设备,远程为全市营业厅和供电所客户提供电力涉法问题咨询服务。

  “从去年10月起,我和同事们轮流跑全市三个区营业厅和15个农村供电所,一天驻点一个地方,累计为营业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支持300多起。现在有了示范基地,我们‘在家’就能连线服务更多客户了。”吕雪婷说。

  和吕雪婷一样来示范基地“坐班”的还有示范基地“智慧用法区”的负责专职华明明。

  近年来,涉及渔业养殖用电法律纠纷较多。常州供电公司以此为试点,开展法律风险分析,在示范基地建设“智慧用法区”。办公室会同营销、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等专业部门,采用物联网技术优化传统水产养殖模式,研制开发“智慧渔业”系统。“智慧用法区”大屏上实时监控渔塘温度、溶氧等水质指标,鱼塘现场控制单元可实现自动增氧、自动投喂饲料等。系统还能实施智能预警,及时推送预警信息至鱼塘户主手机终端,有效防止因鱼塘突然失电造成的水产养殖损失纠纷案件。

  “去年7月,我们花了大力气收集大量证据,才扭转了一件养殖户鱼虾死亡案件的一审判决结果。现在有了“智慧渔业”系统的大数据,证据收集将更完善、高效。今后再发生类似案件,我们将更有信心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规避经营风险。”华明明说。

  这是公司在示范基地开展的两项创新实践之一。近年来,常州供电公司不断强化“业法融合”理念,将法治建设与公司中心工作、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建设、优化服务、化解纠纷、应对风险。常州公司强化“法治+”思维,日常工作中将法治文化内涵与党建、营销、信访等专业工作有效融合,“德法讲堂”、招标法培训、《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等规章制度宣贯,实现“业务+法治”共赢。

  远程连线 提升法律扶贫效能

  针对经济薄弱村在实施脱贫扶贫项目中面临法律风险较多,农村地区低收入群体法律知识普遍缺乏的情况,今年9月,常州公司聚焦法律扶贫、聚力脱贫攻坚,建立了驻村法律顾问常态联络和帮扶机制,助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常州溧阳市南渡镇西圩村委会签订的驻村法律顾问合作协议规定,常州公司每季度开展公益性现场法律服务一次。

  “示范基地建成后,为了更好地向西圩村村民推送扶贫政策、解答法律问题,我们专门在‘在线释法区’与西圩村建立了互联网视频连线,每月开展远程法律服务一次。”袁静介绍说。

  12月2日,西圩村低保户那安新来到远程视频连线的另一端,介绍说自己准备和别人合伙开展花木种植与销售业务,咨询其中的法律风险问题。常州公司法律顾问团队成员为他在线解答,并随后专门拟订了合伙协议的文稿。

  “依托远程联系和在线释法,我们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便捷、更加高效。”袁静说。

标签:智慧;互动;示范基地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