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高新区:全力打造“四地” 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2019-11-27 11:08: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常报全媒体讯 近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组来常州高新区调研,现场考察了常州录安洲长江码头、综合保税区、智能传感小镇、新龙国际商务区、京沪高铁常州北站等地,并听取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对区域核心优势和核心诉求等进行了全面了解。

  2019年5月13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实施,明确提出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国务院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批复中提出: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前,沪苏浙三地共同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提出“1+8”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一核(上海特大城市)三带(苏州、嘉兴、湖州陆域联系城市带;无锡、常州、南通沿江城市带;宁波、舟山杭州湾城市带)”总体空间布局。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常州抓住机遇,加快产业融入、科技创新和互联互通,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常州高新区作为联结上海与常州的重要门户,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拉长短板,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谋求新的发展优势,探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助推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更前列。

  常州高新区濒临长江,北望泰州泰兴,西接镇江丹阳、扬中,东连无锡江阴,拥有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是常州推进跨江沿江联动发展、参与区域协同的北部桥头堡。区内产业重点发展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两特三新”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左右。高新区以占全市12%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全市20%的经济总量、21.5%的财政收入、1/3的到账外资和1/3的进出口总额,聚集了全市1/3的外资企业和1/3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第28位,全省第4位。

  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常州高新区深入理解把握国家战略的内涵意义,将深度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作为高新区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首位战略”,将打造携手共行“朋友圈”作为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崭新平台,坚定“向东看、往东走”,坚持“精准对接、高效融入、同频发展、合作共赢”总体导向,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交通连接、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努力拓展协同领域、创新接轨路径、完善合作机制,通过深化与上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全面加快推进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为常州加快建设“三个明星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组调研交流会上,常州高新区提出了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方案设想,将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要素链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四个地”:

  上海先进制造最佳合作地。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区域枢纽功能完善、综合承载能力较强优势,聚焦“两特三新”特色产业集群,更加主动嵌入上海先进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依托滨江经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以承接转移+功能配套为重点方式,积极承接上海优质产业资源和高端制造项目,打造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溢出的最佳承载地,带动全区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区合作”优势,大力引入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合作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完善科技服务和创新人才团队对接机制,全面提升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两特三新”打造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之城”。

  上海品质服务融合共享地。依托新龙国际商务区、人工智能科创港、创意产业基地、综合港务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平台载体,大力引进上海研发、设计、金融、商务、旅游、文创、物流等服务企业。对标上海公共服务标准,加强与上海公共服务资源的融合共享,加快引入上海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打造高端化、品质化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上海政策制度无缝衔接地。坚持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先导,在深化与黄浦区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基础上,大胆探索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加快建立接轨上海的长效机制、有效模式和实施路径,力争在营商环境、发展理念、重要标准和治理规则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成为率先复制推广上海经验做法的先行实践区。(缪媛 吴琼 丽鹰)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