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扬大有个“牛津团”成立“益基站”为山区孩童守护梦想
2019-06-10 14:52: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通讯员张运记者冯刚乔云

  “噼里啪啦……”近日,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木厂小学的宁静,这里是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八河村的一所苗寨村小。寨子里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淳朴的村民载歌载舞,杀鸡宰羊,犹如过年,以最隆重的方式庆祝大楼落成。

  “谢谢你们这些娃娃,没有你们,孩子早就辍学了”“今天不管怎么说,你们都得去我家好好吃一顿”……面对村民们的邀请,这群年轻的“老师”显得有些羞涩。

  其实,他们并不是当地的老师,而是扬州大学公益组织“牛津团”的成员。正是这群在校贫困大学生,用最热忱的赤子情怀,推动了这座教学楼拔地而起。六年来,“牛津团”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两百多人,从甘肃到四川,再到青海、贵州……这个公益团队足迹遍布西部多个省份,累计帮扶3000余人次,募集价值一百余万元的公益物资,开展各项志愿服务五万余小时。这群大学生在山与山之间流转,用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画出了“扶贫”与“扶智”的同心圆。

  最珍贵的“梦想礼物”

  在扬州大学研究生王昊一的抽屉里,一直保留着一件白衬衫,颜色虽已发黄,但上面的图案却依旧生动鲜明:一个小男孩正仰望着腾空的飞机。“这件衬衫,我保存了六年,上面的图案是我们资助的学生亲手画的。”

  这件衬衫有着怎样的故事?时间回溯到2013年春天。正读大一的王昊一偶然从媒体上得知甘肃省甘南州化旦尖措孤儿学校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孩子整个冬季只有一件御寒的衣服。自身也是贫困生的他,太懂得这种艰辛。“我是在社会和学校帮助下才走进大学的,现在该轮到我帮助他们了。”他和周围一些同样受过社会帮助的贫困生,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帮孤儿学校的孩子们。

  为了给孩子们募集衣物、课本等,他们课余时间通过义演等方式到扬州各社区开展爱心募捐,因为没钱雇车,便每人拎着一只学校发的牛津包装运物资。这种简朴的方式感动了许多人,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牛津团”。

  “同学们都是自己清洗募集到的衣物,因为送到外面洗实在太贵了。”扬大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牛津团”指导老师王建军介绍说,洗好晾干后,同学们自己真空打包、集约装运,将物资寄往山区。

  在援助过程中,大家发现在甘肃、四川等地山区,不少孩子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有些甚至面临辍学,这让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决定帮助山区孩子圆了“读书梦”。

  刷盘子、发传单、下车间……“牛津团”成员们有的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有的拿出自己的奖学金,有的通过义演、捡垃圾等方式筹集经费。一个月时间,他们就筹集了两万元“爱心基金”。

  “那一年,雅安地震将芦山县晨阳希望小学的房子变成了危房,孩子们只能在操场上搭建的临时板房里上课,于是,我们用这两万元买了许多书本带进大山,并帮助该校建成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国旗班礼仪队、第一个科普实验室和第一笔‘雅安妹妹’圆梦基金。”王昊一告诉记者,临走前,作为留念,山区的孩子们在每个成员的队服上画上了他们的梦想,这个仪式一直保留至今。“这样的衬衫,我们有上百件,所有成员都一直保存着,衬衫上的图案不仅是孩子们的梦想,更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马背上的“第二课堂”

  “老师,你还记得我吗?”去年9月,正在扬大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新生报名处忙碌的王昊一,被人拍了肩膀,他扭头一看,一个皮肤黝黑的大男孩正朝着他笑。

  “老师,我来自贵州八河村,你曾经在那里支教,那时我才上初二。你们带过来好多教学材料,教会我很多知识,今年高考,我填的第一志愿就是扬州大学,能再见到你们,真是太好了。”男孩兴奋地说着。王昊一猛然想起,几年前,他们第一次去贵州山区支教,眼前的男孩正是他们当时教过的学生殷行文。

  2014年3月,“牛津团”的志愿者第一次走进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八河村开展支教活动。这里位于西南崇山峻岭最深处,物资匮乏、交通闭塞、信息滞后,寨子里54名学生,只有两名代课老师。学校六个年级共用三间教室,每个年级两天才能排上一次课。

  大山里的艰辛深深触动了志愿者们。“冰淇淋为什么是凉的?”“长城是建在云朵上的吗?”“城市的高楼比眼前的大山还高吗?”……孩子们的问题,让大家心酸。

  “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视野,但不能阻断他们的梦想。”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成员们绞尽脑汁,在马背上组建了一个“第二课堂”。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他们带着这套设备,在山与山之间流动,已经累计为十余个山寨的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牛津团”成员贾培说:““有好几次,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深渊。怕是怕,但每次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是‘牛津团’给我们带来了山外的世界,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正是他们的到来,让我第一次有了考大学的目标。”如今的殷行文成绩优秀,也早已加入“牛津团”。

  “我想回到家乡帮助村里的孩子,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只要付出,终能走出大山。”殷行文告诉记者,在“牛津团”每个成员的记录册上,都写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就应该像蜡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如今这句话也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了不起的“公益合力”

  虽然如今“牛津团”备受山区人民欢迎,但最初这群大学生并不受当地人待见。当马匹第一次驮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寨时,八河村的一位校长微微摇头:“这里前后入驻过不少外来志愿者,但现状从未改变,这群大学生又能带来什么?”

  确实,当地并不缺乏社会关注。企业、高校、公益组织,每年都会组织大量的教育资源“输血”山区,有的搞结对帮扶、有的搞设施援建,但一直以来收效甚微。

  “公益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力量太分散。以资金为例,如果光靠学生进行集资,力量肯定不够,如果把各种资源聚集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公益合力。”王建军告诉记者,在公益组织成立初期,他们就接到不少企业的咨询电话,想通过“牛津团”,资助贫困地区,“社会上有很多爱心人士或企业有志于从事公益活动,但没有精力或经验直接开展;而高校有大批高素质的志愿者和公益团队,却又缺少资金、资源开展相关项目。”

  2014年9月,“牛津团”牵头成立的全国首个致力于“潜在公益”开发的“益基站”入驻扬大创业苗圃。这个大公益平台聚集了苏、皖、黔等省份的地方政府、企业、公益机构等。大学生们围绕“潜在公益”开发为突破口,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以“联盟化”破解公益低效率难题,以“驻点化”破解公益短期性难题,以“标准化”破解公益业余化难题。

  村小支教、科技支农、医疗援助……成立至今,该平台整合了十余个公益团队,融合了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诸多要素。“牛津团”利用“益基站”发挥公益社团联盟优势,为有志愿服务意向的个人或团队提供培训指导,提供公益体验机会,吸引了数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参与。

  八河村这次新落成的教学楼,就是“牛津团”牵头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募集50万元建设的。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在新教学楼里,“牛津团”成员正在教孩子们唱《虫儿飞》。现如今,这群孩子的愿望不再是简单的走出大山,而是变成了具体的职业:“我想成为一名设计师”“我想当一名老师,再回到这里。”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