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环保执法改革:从"挂两个蛇皮袋"到"利剑出鞘"
2018-11-19 09:35: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金华中的回忆

  “那年头啊,出去检查全靠一辆二八大杠,车把上挂两个蛇皮袋装采样瓶,还得带着铁皮饭盒,一天才能查一家企业。”62岁的金华中是环境执法局初创时的元老之一,也是常州市最早一批环保监察执法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但环保意识尚未萌发,排污全靠自觉。“当年的废水废气基本都是直排,紧邻着东方印染厂的关河,河水一天变一个颜色。化工企业集聚的地区,每隔50米换一种味道。”金华中回忆,当时的环保检查主要靠一双眼睛,水、气各查3项指标,只需简单采样检测,处罚手段也只有罚款一种,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万余元,对企业威慑力有限。

  说起往事,金华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执法难”。除了装备简陋、路途遥远,企业和工人往往还对环保执法人员充满不解。“有的企业,连环保、环卫都分不清楚。我们上门检查环保工作,对方告诉我们化粪池已经清运掉了。”金华中说,“也有一些企业,阻挠检查,围攻、扣留我们执法人员。有的面临处罚,还到我们单位里和上下班途中拦截、威胁。”

  “上世纪90年代末,环保工作迎来了分水岭。”金华中告诉记者,1998年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首次明确提出了污染企业达标排放的概念;2000年后,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环保执法有法可依;2003年,趁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之机,环保执法人员对全市污染企业作了一次彻底摸排,初步建立“一企一档”,为环境监察执法全面覆盖奠定了基础;随后,2005年启动“清水工程”、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从百姓到企业,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退休前的10年,金华中明显感到执法工作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浅了说,装备和技术代代革新,我们执法人员开上了汽车、用上了执法艇、无人机,甚至不到现场也能全面监控污染企业;往深了说,从过去的事后执法到现在的发现污染趋势即提前预警,监察执法从查污染现象、到查整个污染物管理过程;与此同时,群众信访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线索,污染企业的配合度也更高。这些,都使我们的监察执法效率不断提高,效果大大改善。”

  环保执法改革创新轨迹

  环境执法,是环保工作的一柄“利剑”。

  从1986年常州市排污监督管理站成立,到1997年成立常州市环境监理支队,开始独立运作,到2002年我市变“监督管理”为“监察”,成立常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到2007年升格为相当副处级单位,再到今年初更名为常州市环境执法局,重心进一步向执法转移。

  从金华中时代踩着自行车、一天只能查一家企业,到2008年我市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率先对市管企业的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到2010年在全省率先开始环境移动执法,到2015年引进远程视频监控“蓝天卫士”,到2017年打造出具有常州特色的“智慧环境执法”平台,实现现场执法模块化、流程化、智能化,再到今年11月对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用电监管系统的安装联网,实现对企业生产运行、污染排放的全流程、差别化、精细化管理。

  从环境监察机构建立初期以“三查二调一收费”为主要工作目标,重点监察污染源,到全过程、全内容、全天候的全覆盖执法检查,再到“双随机”精准执法,执法效率步步提升。从环境监察执法由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到2011年注册成立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再到2012年出台《常州市环境保护执法联动制度》,成立全国首家环境保护联动执法中心,与公检法部门实现联动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威慑力进一步加强。

  32年的机构沿革,32年的技术改革,32年的职能转变,清晰地展现了一条环保理念变革的脉络:对环境监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污染治理的重心不断前移,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更严格、更精准、更规范、更全面,环境监察执法能力节节攀升。

  依托“史上最严”环保法,市环境执法局近年来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955件,是2014年全年立案数的近3倍;处罚金额13997余万元,是2014年全年处罚总额的5倍。

  有了环境监管执法的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市狠抓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方面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水清、地绿、天蓝,获得感不断增强。

  新蓝图正在展开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今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打通了地上与地下、岸上与水里、陆地与海洋、城市与农村、大气与气候的污染监管防治;江苏省也于10月底挂牌生态环境厅。

  乘机构改革之势,奔驰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的常州已经全面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借助更加严格、精准、规范、全面的环境监管执法,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市环境执法局局长王恺表示,作为全市环境监管执法的主力军,执法局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机制,明晰环境执法职责,优化人员结构,增强基层环境执法力量,把更多力量放到事中事后监管上,依法执法,精准执法,全面提升环境执法水平。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把全面从严作为常态化要求,加大“263”专项行动明查暗访和媒体曝光力度,落实重大案件联合查处机制,开展执法联动专项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在日常巡查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随机”检查、交叉互查、突击检查等手段,多维度不留死角;加强环保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将环保信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遵纪守法、积极作为者得到褒奖,消极对待、违法违规者得到惩戒,将执行最严格的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环保主题的责任;结合环保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基层环保监管执法力量,加强环保“网格化”队伍建设,提升镇(街道)、村环保监管能力。 唐文竹 郝辉 孙雪云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