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园外园汤团:工艺新升级,却还是老店的味道
2018-11-15 09:02:00  来源:中国常州网  
1
听新闻

  

  

  20多年前,怀德桥畔的聚丰楼门前熙熙攘攘,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总要尝尝饭店的招牌菜团子。虽然现在老店已经消失,菜团子却被传承发扬为园外园汤团,并突破了饭店堂食的桎梏,被端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从聚丰楼到园外园,汤团“绑架”了几代食客的味蕾

  “我记得2002年园外园大饭店开张的时候,汤团是客人们必点的,一天包千把个根本不够。”陶翠萍回忆说。她原本是聚丰楼的老板,后来成为了园外园大饭店的掌门人。在2014年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让消费者在家也能享用园外园大饭店的“镇店之宝”, 陶翠萍创建了江苏园外园食品有限公司。今天,超过四千平米的厂区可以日产15万只速冻汤团,光市区里就有5个专卖店,而在整个江苏省,拥有“园外园汤团”的连锁店超过30家。

  从聚丰楼到园外园大饭店,再到现在的企业化生产。园外园汤团凭借雪白圆润的外形、软糯鲜香的口感“绑架”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味蕾。江苏园外园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韦平认为,虽然汤团个头小,里头可有大文章。

  原料精挑细选,工艺改良升级

  园外园汤团共有五种口味,传承于聚丰楼的荠菜肉团子最受欢迎。“荠菜肉团子,里头的荠菜是从盐城大丰拿的,那边的荠菜棵头小香味浓,馅里还有三分一的青菜,只用上海青。”陈韦平笑着说。

  在2014年,园外园又扩展出鲜肉、芝麻、萝卜丝、红小豆四种口味,馅料全都经过精挑细选,配以纯手工制作,让来自各地的原料美味完完本本地凝固在小小的一枚团子中。“芝麻馅里的芝麻是纯手工打磨的,无任何添加剂,糖只用老冰糖,不发齁。而豆沙团子,用的则是产自东北的红小豆,这种红豆泥吃到嘴里有细腻的颗粒感,馅里也不含一点油,净素!”

  想要锁住好馅料,皮是关键。陈韦平告诉记者,以前的团子皮,大多由粳米和糯米粉混合制成,不仅口感发硬容易粘牙,馅在里头久了也会失去原本的清香。现在园外园汤团的皮,选用了产自泰国和金坛的糯米粉,摒弃了粳米,这样外皮劲道了许多,薄薄一层就能裹紧馅料,也不粘牙了。

  “我们在2014年就改良了工艺,采用了半机械化的加工模式。通过馅料的快速冷却,来防止里头的菜自然氧化发黄。这是锁住味道的第一个步。”陈韦平说。“第二步就是我们的速冻工艺,通过设备让制好的汤团在零下四十度里急冻,团子就可以完好地保存12个月,皮不裂,馅也不发黄。”

  

  

  

  不仅市内火爆异常,外地人也要赶来购买

  园外园汤团经过工艺升级,开始产业化。2014年第一家专卖店城中店开张,搞了三天活动,却“火了”整三天整三夜,当时的场景至今仍让陈韦平记忆犹新。“本来是早上9点开门,我七点钟到店门口一看,排了三十号人,地上小凳子也摆了十几张,我都惊了!过去一问,有人凌晨三点就过来排队。”面对如此火爆的情况,专卖店提早一个小时开张,晚上到九点才打烊,但排的队还是照样长,甚至需要警察来维持秩序。“后面开的四家,每家店都这样。”陈韦平说。

  园外园汤团火,不止在常州。三年前大年初一的凌晨,园外园大饭店还没开门,一个来自上海的顾客就已经在被烟火点亮的夜晚中等候,只为买园外园的汤团。“他是坐出租车过来的,一下子买了80盒,结束了还要再打的回去。”

  今年9月份,陈韦平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似乎不知道门店位置,问着路绕了好久才见到陈韦平,原来是个南京人,在农展会上买到园外园汤团,家人一吃上了瘾,便特地跑到常州来买。

  “我还记得他对我说的那句话,‘没办法,被老娘赶过来了,不买回去没法交差。’”陈韦平笑着说。(朱弘熙 夏晨希/图文)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