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26年,常州高新区书写“青春华章”
2018-11-06 15:45: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40年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壮美诗篇。

  从1978年到2018年,常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历经40年风雨探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常州高新区26年的发展史,是其中一段生动的缩影和精致的样本。

  常州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是全国首批5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成立26年来,高新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一片广袤农田中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魅力新城区,以占全市1/10的土地、1/8的人口,贡献了1/5的经济总量、1/5的财政收入和1/4的到账外资、1/3的进出口总额。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超13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11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位列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5位,跻身全省高新区前三强。而今的高新区正满怀豪情,为常州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更高更新力量!

  创新活力奔涌,GDP超1300亿元

  发展故事

  2016年8月15日,太平洋电力集团研发生产的世界第一台大型卷铁芯节能牵引变压器,通过了铁路总公司的“技术评审”。

  位于常州高新区的太平洋电力是一家典型的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而诞生并壮大的民营企业。

  今年70多岁的高国凯是土生土长的龙虎塘人,曾经担任乡镇干部。1984年,他嗅着改革开放吹来的第一缕春风,毅然辞去工作,选择了创业。

  高国凯清楚地记得,1985年2月25日这一天,他揣着10元钱走上了白手起家的创业路。当时,在清潭白荡小学租房,和朋友合伙成立了常州白荡塑料电器厂。一个小厂一年能赚几十万,合伙人想见好就收,提出了散伙,于是高国凯一个人接手了企业。

  1989年,通过原龙虎塘领导介绍,高国凯租了常州开关厂的一个车间和两间办公室,从事开关装配和经营。一直到1992年租赁到期,高国凯将工厂搬到龙虎塘,并成立东南电力设备厂。当时,他向银行贷了114万元,建了5800平方米的厂房,购置了几百万元的设备。

  但刚建厂房,背了债务,却没有订单,高国凯顶着压力主动出击,直到1993年江苏建电厂,承接了好几个电厂的订单,总算才松了一口气。1996年,接连接到宝钢三期工程的上亿元大订单,之后又是鞍钢订单,终于还清了之前的债务。

  1997年工厂转制,成立了太平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转向轨道交通行业。后来,高国凯把企业交给儿子高旻东打理,大学毕业在公司从基层岗位做起的高旻东,继承了父亲坚持创新的风格,不惜投入进行新产品研发。多次奔赴欧洲调研学习,并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经过六年努力,太平洋电力终于成功开发了自己的中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填补了国家相关技术的空白。

  如今,太平洋电力又成为国内外唯一掌握220KV卷铁芯变压器设计制造技术和唯一具备独立研发项目产品专用加工设备的单位,研发了世界首台“绿色变”。

  这家靠10元钱起步的小作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如今已经成为年销售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区域成就

  太平洋电力集团是目前常州高新区45000多家企业之一,它的发展壮大是企业创始人辛勤耕耘的成果,更是改革开放的一枚硕果。

  常州高新区自1992年正式启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创业征程。历经26年峥嵘岁月,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年度综合排名第25位,跻身全省国家高新区前3位。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340.2亿元,工业总产值3601.7亿元,财政总收入29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32.8%、33.4%和34.7%,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较快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万元,是1992年的29.9倍,全区开票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624家,入库税收1000万元以上企业213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00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92年的2.7:94.6:2.7调整为1.4:52.0:46.6, 基本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促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常州高新区在原有八大产业链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凝练特色,着力打造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两特三新”特色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速推进初现规模。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16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2%。

  创新要素持续集聚。全区有效期内高企总数35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8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9%,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9件、国际专利55件,均居全市第一。

  绿色集约持续发展。高新区着力去库存、控增量、优总量,累计对全区198家化工生产及储运企业开展综合评价,根据“四个一批”名单累计关停化工生产企业54家。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全区树立“以亩均论英雄”的发展导向,建立并形成符合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工业用地制度。完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完成对4000多宗土地、7000多家企业的工业用地普查,实施工业企业用地增效专项行动,推动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力争实现全区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年均增幅达到10%。

  开放发展提速,“三外”领跑全市

  发展故事

  诺贝丽斯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铝压延产品制造商,生产高质量铝板和铝卷制品。2012年6月,诺贝丽斯在常州高新区投资设立了其在中国的首家汽车专用铝板生产厂,这是中国第一个汽车专用高端铝板生产基地。

  诺贝丽斯在常投资1.478亿美元,启动汽车车身专用高端铝板项目后,计划建设一个年产20万吨的铝循环回收利用与熔铸中心,最终把常州工厂打造成可循环利用的铝回收和生产一体化系统和全方位的高端铝制品生产工厂。

  但是,筹建铝循环回收利用与熔铸中心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国内无法找到可以按其技术标准将铝板锭压延成铝卷的配套企业,诺贝丽斯常州工厂生产的铝板锭要发到其在韩国蔚山的工厂加工。而根据我国关税政策,铝合金锭的出口需缴纳出口关税、卷材从韩国进口需缴纳进口关税,进出口关税将大大增加项目的运营成本,并降低项目的可行性。

  诺贝丽斯就此向常州高新区和常州海关请求帮助。常州海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上级申请支持诺贝丽斯开展出境加工业务,并专门针对企业的特殊业务流程提出了详细可行的监管措施。

  2014年底,海关总署下文同意诺贝丽斯开展出境加工业务试点。经过近一年的企业生产准备和海关监管措施研究落实,诺贝丽斯于2015年12月31日申报了第一份出境加工业务报关单并顺利出口。开展出境加工业务试点的这单货物,将在海关监管下进行境外加工、返运进境,不用作为普通的进出口商品缴纳关税。

  专业、高效、周到的政务服务和投资环境,让诺贝丽斯分外看好常州高新区。今年10月10日,总投资2.18亿美元、年产10万吨汽车车身专用高端铝板的诺贝丽斯新项目又在常州高新区开工。新项目预计2020年完工投产,届时将助力诺贝丽斯重点客户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发展。

  区域成就

  作为常州开放型经济的“领头羊”,常州高新区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力抓外资、扩外贸、促外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该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以占全市12%的土地,集聚了全市1/3的外资企业,近1/3的外贸企业和2/3的常驻外籍人士,创造了全市1/3的到账外资和1/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常州高新区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产业用地项目准入评价实施意见》、《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通过精准指导,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外资企业的数量由1992年的47家,增长到目前的1711家;到账外资由697万美元,增长并稳定在近年来的7-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由8000万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15亿美元,外资外贸都实现了2个100倍的增长。尤其是2011年以来,常州高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稳定在百亿美元以上,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

  开放平台是对外开放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高新区将对外合作园区、常州综合港务区作为推动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引擎。一方面在2014年和2016年先后设立中荷航空产业园区、常州意大利智造产业园,2017年,又积极响应中瑞两国加强“中国制造2025”和“瑞士工业4.0”深度融合的共同倡议,启动建设中瑞(常州)产业合作园区,主攻德国、瑞士等欧美精致产业项目,打造中瑞产业合作标志性示范样板园区。另一方面把常州综合港务区作为融入“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大力推进“三港一区”特色发展。常州港在目前“喂给”上海港中转业务和已开通日本航线的基础上,与海、江、河口岸全方位对接,确立外贸中转港和始发港地位,奔牛铁路及运河港适时开通中欧班列,航空港大力发展国际国内航空快递集散、国际中转、航空冷链等高端物流,综合保税区正在申报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除了“引进来”,该区还坚持“走出去”,在外经工作方面,已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132个,中方协议投资12.3亿美元,天合光能是全区境外投资项目个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企业,共有12个项目,累计中方协议投资超5亿美元。

  公共服务提质,城乡居民更幸福

   发展故事

  春江社区的圆梦工作室,内外两个工作间整齐干净,有人插垫片、有人钉螺丝、有人装螺帽……工作室装有空调和电视机、收音机。如果不是看到工作室旁的“康复室”有训练用垫、平衡板等整套的康复设备,很难想象这是一条属于残疾人的流水线。

  这里分成多个小组,每小组6人,分工明确,智障的人排塑料块,听力不好的人搞插件,手稍微残疾的人打螺丝钉,腿不好但手灵活的人就负责点电焊制作端子板。小组长陈建伟今年50多岁,他曾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以前在一家电子厂工作,由于企业效益不好,离家又远,还常常被歧视,他便辞职来到了圆梦工作室。这里每天中午可以享受政府免费提供的10元午餐,每年生日都会领到两个蛋糕,一个在工作室与工友们分享,另一个可以带回家。

  2013年11月,春江镇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纪龙创办常州高新区第一个残疾人圆梦工作室,在他和区残联的共同努力下,常州高新区实现了残疾人圆梦工作室从春江到全区10个镇和街道的全覆盖。

  目前,该区共成立了18个残疾人圆梦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有的建在农村,由废弃校舍改造,有的建在城市社区里,还有的建在乡镇的社区服务中心。这些残疾人圆梦工作室现在都已经实行四个统一:统一联系加工业务,统一进行物流配送交付,统一安排生产计划,统一进行工资结算,实行一条龙服务。新北区还对18个圆梦工作室的用房全面保障,硬件配套、水电等全部免费提供,每年投入200多万元为残疾人提供10元标准的免费午餐,为他们买保险,并对圆梦工作室进行无障碍通行改造,加装电梯。企业支付的加工费根据个人业绩全部分配给残疾员工,工作室不留存一分钱。

  仅2017年度,该区残疾人圆梦工作室发放工资金额就达240多万元,人均增收9600元。

  区域成就

  常州高新区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注重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注重发展指标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社会事业稳步提升。该区近年累计建成奔牛高级中学新校区、飞龙实验学校等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组建三井实验小学等3个优质教育集团,高质量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评估验收。建成市四院新北院区(新北人民医院),多家卫生院完成易地新建,在全市率先建成区域医疗联合体,入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现城乡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覆盖,创成“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孟河镇成功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级特色小镇。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被征地农民老龄段保养金稳步提升,“阳光扶贫”大走访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保覆盖面稳定在98%以上,城乡低保、困难救助、抚恤优待形成自然增长机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河海国际养老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启动,成功入选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试点。

  社会治理不断强化。深入推进平安新北、法治新北建设,建成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全面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荣获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特殊贡献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100%达标。实现政社互动全覆盖,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13个。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处置“两欠一逃”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全区社会秩序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产城融合深化,城北郊野变新城

  发展故事

  1996年,国家地矿部想在全国范围内为一批珍贵的恐龙化石“安家”,要求建立一个以科普为目的的恐龙博物馆。常州获此信息,及时出击抓住了这个机会。

  最初,这似乎与发展旅游并不相关。但是,常州高新区的“妙手”,让一堆没有生命的恐龙化石,变成了一座旅游资源金矿、一个城市名片,而且带动了常州高新区东部区域的发展和繁荣。

  1997年9月,中华恐龙园在常州高新区奠基开建,一座恐龙博物馆被蝶变为融合科普、游乐、演艺等元素的“东方侏罗纪”。2000年9月20日,中华恐龙园正式对外开放后,开园头3个月就吸引了30万游客。“穿越侏罗纪”的游乐项目,在18年前就率先将恐龙文化与游客体验结合起来,游客乘坐小船,穿越原始热带森林,犹如回到恐龙繁盛的侏罗纪时代,紧接着见证了恐龙灭亡时代的白垩纪,然后经历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历险后,小木船从18米的至高点呼啸而下,惊险刺激让人流连忘返。

  2005年,中华恐龙园又计划了更大的发展,酝酿了鲁布拉区项目的建设。2006年,鲁布拉区对外开放,以后业绩直接翻了一倍。

  之后,恐龙园的开创者沈波继续带领团队勇往直前,以游客需求为核心,在做精、做强恐龙园的同时,陆续推出了恐龙谷温泉、恐龙城大剧场、迪诺水镇等各种业态的旅游产品。恐龙园从单一景点,发展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环球恐龙城旅游区。2010年4月,环球恐龙城正式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常州首个5A级景区。

  21年来,恐龙园的不断“壮大”,不仅实现了自身由“主题公园运营商”向“旅游产业服务商”的华丽转身,显然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繁荣。常州高新区的东部曾经被认为很是偏远,但如今早已聚集了怀德名园、天润园、九龙仓、世茂香滨湖、龙湖原山等一大批高端住宅小区,还聚集了天润园幼儿园、龙城小学、常工院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就连附近江阴的地块都被常州开发商相中,开发成了一个个别墅小区。

  区域成就

  常州高新区的规划面积从5.63平方公里到116平方公里,又扩至439.16平方公里,到2015年奔牛镇并入后,总面积达到了509平方公里。通过26年的砥砺奋进,高新区从最初的一片农田变成了今天“一城三区十大功能板块”总体空间布局的现代化新城区。

  常州高新区建立后,1994年曾建成当时在全国规模均为最大的高新科技园和科技创业中心。此后又建成了常州首个万吨级通用码头,并实现长江常州港一类口岸开放;建成常州首家公共保税仓库和常州出口加工区。在园区建设方面,前期建成了滨江工业区、电子产业园、环保产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工业园、乡镇工业园等专题园区,形成了“多园推进”的园区建设格局。

  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产城融合”。2016年4月,高新区争取滨江经济开发区、孟河镇、空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区和新龙国际商务区作为常州市市级产城融合试点区域,全面开展产城融合工作推进,努力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具有常州特色的新型发展之路。各试点区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善、各项设施齐全,产城融合形态初步形成。新龙片区、滨江片区和其他片区正加快形成以“新、强、特”为特色的高新区功能片区发展体系。

  常州高新区一方面通过京沪高铁站、机场新航站楼、新龙国际商务城、通江路商业街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带动,加大了城镇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重点区域的集中发展,提升了全区的综合交通、金融集聚、商业商务、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等关键功能,显著改变了高新区的形象和面貌。另一方面,还通过“增核、扩绿、联网”三大举措,打造生态安全格局,营造生态人居环境,达到生态绿城建设成果“百姓触手可及、亲身可享”的目标。

  近年,该区以“生态源保护、郊野公园、城乡公园绿地、生态廊道、生态细胞”六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实施了新龙生态林、中央公园等一批生态绿城工程项目,森林覆盖面积为89.39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8.05%。并且连续开展三轮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去年以来累计关闭化工企业54家,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600多家。国家生态示范区全省首家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复查,并评为优秀园区。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