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慈善超市怎样才能活起来?常州正在推出合伙人运营机制
2018-10-31 09:31: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常州于2007年陆续成立慈善超市,基本实现了城区全覆盖和“平时恒温,节日添暖”的长效救助机制。但是,现有的49家慈善超市中大部分“输血有余、造血不足”,大部分成为民政物资发放点,甚至因超市功能的丧失有些面临关门的命运。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市民政局开展了“龙城益市、益路有你”慈善超市改造创新工程,或将赋予其生命力。

  2007年成立的天宁区朝阳第二社区慈善超市,一度琳琅满目。不过,这几年因为“造血不足”,货架上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商品”,看上去不像是超市,而像是个仓库。“当时办慈善超市,是想给大家一个献爱心的地方,打造公众参与慈善的一个平台,把家里的闲置物资放到我们社区,用以提供给困难家庭。”该社区主任丁峰告诉记者,慈善超市开始“火”过一段时间,但在10年后的今天,部分居民已没有到慈善超市“献爱心”的习惯,大部分困难户也没有到慈善超市“购物”的意识,慈善超市失去了超市功能,成为单一发放民政物资的仓库。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清凉一社区,慈善超市更像一个仓库或展示柜,摆放着社区社会组织做的一些手工艺品,只有到社区搞爱心义卖活动时,这些“商品”才会走出超市,成为义卖摊上的商品。但尴尬的是,“手工艺品的价值不高,一场活动筹集到的爱心款往往只有百余元,有时甚至不足百元,对社区里数十户困难户来说,杯水车薪。”清凉一社区负责人说,慈善超市目前的功能就是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发放民政物资。

  记者调查发现,少数慈善超市的确还有居民捐助的物资,但大部分都是一些二手的衣物和家具用品,不太受困难居民欢迎。新北区兰翔社区委托“长乐长者日间照护中心”管理慈善超市,运行相对较好。但工作人员刘嘉琪也告诉记者,不少居民捐助的物资其实不符合贫困家庭的需求,而贫困家庭需求大的食品、日用品等,机构还不时需要去采购来满足。

  那么,如何让慈善超市既突出民政救助的特征,又具有商业超市的造血功能呢?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莉表示,慈善超市是为了解决群众临时生活困难而建立的经常性捐助点,也是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在基层的重要平台。但是,多年来维系它正常运转的质量不高。今年,市民政局探索对慈善超市进行改造创新,目前在主城区25家慈善超市进行试点。模式是通过向社会召集合伙人来合伙运行,引导社会力量,以独资或参股或并购的形式,对慈善超市进行改造和提升。目前,合伙人已全部到位,下一步还将建立慈善超市信息平台,形成款物募集机制;通过入户行动采集掌握社区困难家庭帮扶需求信息,建立社区困难群众服务平台;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慈善超市实施效果进行社会化评估,建立合伙人评审监督平台,形成合伙人活动统筹、运营监督等机制。

  王莉表示,招募慈善超市合伙人,是打破慈善超市传统模式、试点运行机制改革的一次探索。希望通过对25家慈善超市的试点改造,让慈善超市在基层不再仅仅是一个“爱心仓库”,而成为基层慈善具备自我“造输血”功能的慈善微阵地、基层工作站。 童华岗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