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古运河畔,常州人喜提夏夜绝佳纳凉处
2018-08-23 14:21:00  来源:常州晚报  
1
听新闻

  

  

  文成桥下河边纳凉的市民

  京杭大运河承载着常州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传奇,称得上是常州人的母亲河。如今,从市区横穿而过的古运河,虽不再具有航运的功能,却依然是一条引人入胜的景观带。经过改造,我市古运河两岸花卉郁郁、树木葱葱,夏日的晚上,古运河边清风习习,被一些市民戏称为天然空调,成为市民纳凉休闲的绝佳去处。连日来,常州晚报记者以戚街道工农桥为起点,市区怀德桥为终点,从东到西走访发现,古运河边至少有以下几个“热门景点”。

  工农桥:

  桥高、风大,还可以看大船

  戚墅堰工农桥位于延陵东路东方广场北侧,跨京杭运河。今年5月,新改建的工农桥恢复通行。因工农桥是一座拱形钢便桥,不走机动车。每天晚上,附近市民会到桥上散步、吹风,成为晚间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家住在河苑新村的苏先生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到桥上来散步。苏先生说,这座桥桥身高,桥上的风大,因此在桥上感觉很凉快。

  不仅如此,站在桥上还可以看到运河里南来北往的船只。市民朱女士专门带儿子来桥上看运河里的船,给孩子讲大运河的故事。

  南港码头:

  古运河边新景观

  南港码头位于桃园路,新建的南港码头不仅有亲水码头(皮划艇训练基地)、罗城遗址,还有时尚酒吧和夜市,集娱乐、休闲和健身于一体。这里也是整个大运河景观的精华所在。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成了市民们聚集之地,有的来河边散步,有的来河边吹风。在皮划艇码头,则会聚集很多孩子;在罗城遗址边上,还有一个由退休工程师张文友自办的大运河讲堂(本报之前曾进行报道),每天会吸引很多市民来听讲。

  在南港码头东侧,是一座新修的三拱石桥——文成桥。夜幕下的文成桥如一条灵动的彩带横跨在古运河上。每天,桥上除了四处赶来纳凉的市民以外,还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因为站在桥顶,大运河景观可以一览无余。

  文成桥南堍的广场上,好几群大妈在跳广场舞。在广场舞边上,就是一些老年人组合的乐队,每天有好几个民间乐队在此表演,有现代乐队,也有传统的戏曲乐队。

  民丰窑:

  常州传统的“乘风凉”聚集区

  市区运河在西河沿附近与白荡河相交处,形成一个半岛,有一片民居叫民丰窑。

  这里两面临水,两面被高楼大厦包围,没有大马路的喧扰,成为闹市中少有的清静之地。

  随着前几年的城市老旧街巷改造和运河亲水景观道的建成,民丰窑的地理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这里很多房子沿河而建,推开门就是大运河。因此,每年夏天,这里很多居民还保持着坐在家门口纳凉的习惯,谁让他们离河这么近呢。

  8月20日晚8时许,记者沿着河边的亲水景观道来到这条老街巷,看到临河居民三三两两坐在家门口纳凉,有的搬来躺椅,有的是藤椅,有的则是小板凳,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扇子。站在河边,还能闻到一股很清新的河水的味道。居民们告诉记者,运河这几年水质改善了不少,河风吹着很舒服。“吃过了晚饭,大家总喜欢来坐坐。现在,像我们这样乘风凉的,别的地方不多了吧?”一位姓徐的老伯说。

  徐老伯告诉记者,他在这里住了50多年了,小时候夏天晚上,太阳一落山,大家就把桌子椅子,有的甚至是家里的门板拆下来,搬到河边,然后一家人围着吃饭。吃完饭就坐在河边纳凉。“那时没空调,电扇也没有,天热就坐在河边吹凉风。现在,虽然家里有了空调,但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吹吹自然风更好。”

  西水关明城墙:

  本地市民多,外地游客也多

  大运河经西水关到明城墙门口,河面变得开阔起来。明城墙遗址公园与大运河无缝衔接,设置了多处亲水码头,在这里,市民可以走入码头,跟大运河来个亲密接触。

  继续往西,文亨桥把篦箕巷、毗陵驿相连,这里是大运河传统的亲水景点。不仅吸引本地市民前来消暑、纳凉,还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

  记者在明城墙附近采访时,就碰到从河南来常旅游的潘先生一家。他们白天游玩了恐龙园等景点,听说常州的古运河景区不错,专门打车来到运河边参观。潘先生说,常州的运河景观建设得太美了,晚上在河边吹吹风,看看大运河的美景,不虚此行。

  运河边散步,他常“偶遇”多年不见的老友

  入夏以来,上官先生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大运河周边的美景,从东坡公园、南港码头一路晒到同济桥。这基本上也是他每天运河边散步的线路。

  上官住在东坡雅居,他的运河之旅从东坡公园开始。每天晚上7点左右,上官和夫人一起从家里出发,穿过马路,先到公园转一圈。上官说,东坡公园最佳纳凉处,在半月岛最东边,因为这里每到晚上风最大,无遮无拦,河面的凉风吹在身上也最舒服。

  逛完东坡公园,上官会沿着小九华禅寺向西,经文成桥、南港码头然后到同济桥。这条路线,也是市区整个运河沿岸景观带中最为精华的一段。

  上官一路走,一路拍,然后就把这些美图上传到朋友圈。很快,圈子里有人回复:“我也刚经过那里,怎么没看到你?”

  都是朋友圈里经常联系但不常碰面的朋友。高兴的话,上官便会跟他们在朋友圈里约定,在哪里见面,然后一起在河边纳凉、聊天。

  更让上官兴奋的是,在河边散步时,偶尔还会碰到几十年没见面的老邻居、儿时的玩伴,还有年轻时的老同事。“你头发白了,你有大肚腩了……你现在住哪?我家住……”聊着家长里短、看着对方的面容,上官觉得,这种感觉特别亲切。而后又互发感慨:要不是这条河,我们可能还没有机会见面呢。

  住在运河边的邹阿姨说

  夏天跟运河最亲

  家住丽宝第花苑的邹阿姨推开家里北窗户,就可以看到大运河。

  虽说不上是枕河人家,但离大运河也就几步之遥。在运河边住了几十年了,邹阿姨说,每到夏天,跟运河关系最亲。

  华灯初上,邹阿姨吃过晚饭就赶紧出门,着一件白色的汗背心,黑色运动短裤,黑色运动鞋,与同龄大妈相比,63岁的邹阿姨看上去年轻许多,她的这身打扮就像一名运动健将。

  从小区大门走到运河边,然后沿着河驳岸往东,一路穿过3座平桥,分别是同安桥、同济桥和德安桥。这3座平桥都很有特色,走到桥下就会有一段亲水栈道,从桥洞下穿过,无须跟桥上的车流争道。

  穿过这三座平桥后,是一段亲水长廊,一到晚上,长廊四周亮起霓虹灯,流光溢彩,景色迷人。长廊边坐满了纳凉的市民。在长廊的尽头是一片空地,边上是一座新修的三门石拱桥——文成桥。

  邹阿姨的健身方式是快步走,她告诉记者,已经坚持4年了。运河景观道没有修好前,她基本每天去红梅公园锻炼。现在景观道通了,这里是她每天锻炼的新战场。

  在这里,邹阿姨会顺着人群爬上文成桥。在文成桥上,她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吹一下河面的凉风,看一眼河两岸的风景。然后下桥后,沿着河岸继续快步走,经同安桥回家。这样一圈下来,基本上一个小时左右。

  “住在大运河边,对运河有着特殊的情感。”邹阿姨说,大运河从城市中间淌过,城市就有了灵性。可是比风景更吸引她的,是大运河的温度。“跟家里比,河面上的温度要低三五摄氏度。”邹阿姨说,虽然她没有确切计量过,但这个是她自己的“体感温度”。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