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西夏墅东南村:感受传统水稻种植的“新花样”
2018-06-27 10: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27日讯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南到海南岛,北至黑龙江均有种植。端午期间,长江中下游水稻移栽拉开帷幕。日前,记者走进田园小镇西夏墅,在东南村感受传统水稻种植的“新花样”。

  初夏的东南村,鲜花簇簇,景色宜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村里那三四十亩色彩鲜绿的秧田,而这秧田里,还藏着“新玩意儿”——新型的水稻育秧方式:钵苗法。东南村把传统水稻种植玩出了“新花样”。

  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顾问汤留忠是种田的“老把式”,他所说的钵苗法是一种新式秧盘。不同于以前那种平整无隔断的毯苗秧盘,新式秧盘上平整排列了上百个手指粗细的小洞穴。

  他说,这就是钵苗秧盘,每个洞穴装上营养土后,都可以放3-5粒稻种,30天左右就长成可以栽插的秧苗了。相比毯苗,钵苗有什么优势?

  毯苗:生长过程中,因为秧盘没有隔断,根部长得纵横牵连,用插秧机插秧时,秧针会扎断嫩苗根部,断了根就伤了元气,秧苗缓苗期一般长达10天,成活率只有90%左右。

  钵苗:采用专门的钵苗插秧机可以做到完全不伤根,因此基本没有缓苗期,秧苗成活率几乎达到100%。相比秧龄为15-20天的毯苗,钵苗的秧龄弹性更大,达到30-35天,因此可以实现早育秧、早上市。而且,钵苗插秧机是插秧、施肥一体化操作,肥料可以做到定点投放,使用量大大降低。

  这一技术被农业部列为2018年70项农业主推技术之首。今年,东南村和金坛区黄金村在全市率先采用钵苗法,进行了科技育秧的新尝试。为此,汤留中所在的合作社还专门采购了钵苗专用的育秧机、插秧机和秧盘。

  有机软米 名扬常州

  东南村是西夏墅镇唯一保留传统农业耕种的村,目前有水稻面积2000多亩。2013年成立东南农机合作社和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常州市新北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有机稻米合作社,创立了“夏墅”牌有机稻米。

  东南村离镇区核心带较远,村内工业企业较少,村级经济十分薄弱。农村的根本立足点就是农业,而农业想要走得远,走得稳,就应该走有机生态的道路。于是,在反复的调研和两委班子的商讨下,决定从生态、生产、生活三维度立体化地考虑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本村基本农田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一条“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

  合作社规划有机稻米栽培基地500亩、绿色生态稻米栽培基地1500亩、商品化集中育供秧27亩,稻谷烘干、仓储、加工、经营具备有机相适应的一流设施装备资源。由省农科院指导,选用优质软米品种,施用发酵的有机肥,稻鸭共作,采用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有效措施防治病虫草害,严格执行有机种植、加工、包装等相关标准,经国家环境保护部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全程跟踪检测,追溯各个生产环节的源头,严格实施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确保大米生态、营养、保健。合作社还注册了“夏墅”商标,以生产加工经营有机软米和系列优质生态软米为主要经营项目,投入120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2014年11月,“夏墅”牌软米被授予“江苏省名优产品”的荣誉称号。2015年9月,“夏墅”有机软米获得有机证书。

  “夏墅”牌有机软米究竟有多好吃?只要拿它熬一回粥,你就能明白。开锅,香气扑鼻,是小时候在家门口闻过的稻花香味。搅动,粥汤粘稠,表面一层粥皮非常厚,一点都不清汤寡水。舀起,一颗颗米粒晶莹剔透,散发着温热的气息。入口,绵软温和,几乎不用咀嚼就化了。回味,自然的清香弥漫口腔,迫不及待要吃下一口。

  这些年,东南村一直主攻优质稻米生产,目前有有机水稻田500多亩,绿色稻田500多亩,种植各种优选水稻10种。注册了“夏墅”商标的东南村有机稻米,目前市场价每500克22.8元,绿色稻米的价格是每500克8-12元,即使是普通稻米,因为采用了生态安全的生产方式,每500克能卖到3元。

  由绿色农业理念和农产品安全带来的出色效益,使得村里敢于率先尝试先进农业技术。由此,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刘涵 许娟

  东南村

  东南村,辖区面积3.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8亩,基本农田面积2554亩。下辖1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892户2560人,党员112人。村集体收入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州市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走在东南村中,平坦笔直的水泥路,满目天蓝水清草绿,微风吹动稻田一浪接着一浪,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稻花的香气。一幢幢整齐简约的小楼,村民们安居乐业。这个曾经地处偏僻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精美乡村,堪称西夏墅的“后花园”。

  东南村紧抓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围绕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要求,按照常州市?“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以被纳入常州市美丽乡村“两区十点”示范建设为契机,用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邀请了上海同济设计院专家坐镇,在建设过程中取得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既有专业施工队伍的质量保证,也强调本土工匠的特色运用,一批乡土材料被广泛运用到美丽乡村乡村的建设中,很好体现出了江南水乡农村的韵味和特点,尽早实现基实、业兴、景美、人和。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