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垃圾变Money 常大"小绿箱"每天有2000人使用
2018-06-01 15: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常州大学学生研发垃圾分类回收“神器”投放母校

  垃圾变Money,达到额度还送你一棵树

  中国江苏网6月1日讯 扔垃圾有奖励?近日,常州大学各宿舍楼门口,来了十位新朋友——“小绿箱”。学生只要把生活垃圾扔进去,里面就会“吐”出毛巾、洗衣粉等日用品。

  这个神奇的设备,名叫“有偿半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终端”,简称“分类宝”,是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14级给排水专业肖费雨,和他的“小土”团队的杰作。这个在校大学生,目前已是身价上千万的CEO。他创办的小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入选2017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交流展示会,并获“最具潜力创业奖”。

  常大人气“小绿箱”,每天有2000人使用

  扫一扫二维码,选择垃圾类型,右侧垃圾箱柜门自动打开,将垃圾分门别类扔进去,“小绿箱”会自动称重,反馈积分,学生可以根据积分兑换毛巾、肥皂等日用品,以及热门餐饮店、KTV、理发店等商家的现金折扣券。

  “以前,我们宿舍都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现在有了‘小绿箱’,我们扔垃圾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正在操作“小绿箱”的学生小周告诉记者,“小绿箱”在他们当中颇具人气,换取的日用品和折价券都很实用。

  据统计,截至目前常大已累计有8500人使用“小绿箱”,每天活跃用户达2000人,反响很不错。为了鼓励学生坚持使用,“小土”还联合学校进行推广。“我们模仿支付宝‘蚂蚁森林’,只要用户的垃圾重量达到20kg,在常大西太湖校区就会为他栽上一棵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树,作为纪念。”肖费雨说,如今,“名树有主”的数量已达200棵。

  “小绿箱”的背后,是无数次打磨和改进

  大一时,肖费雨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接触到了固废处理、材料的生产利用及绿色环保再利用的相关知识;生活中,他也发现垃圾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于是,“小绿箱”的想法由此萌芽。

  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组建研发团队。肖费雨认真评估了做这个项目需要的人才:懂编程、懂产品设计、懂电子信息工程……在向学院老师请求支援后,一支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小土”团队,就此建立。

  历经不计其数的设计、打磨、改进,2017年,第一代“小绿箱”诞生。然而,在居民小区试用时,由于流程较复杂,推进并不理想。肖费雨又向用户们征求意见,才有了如今在学校免费投放的二代“小绿箱”。据他介绍,二代简化了一代的操作流程,操作起来更方便,里面装了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垃圾情况,做到满载预警。

  今年,他打算在高校投放150台

  目前,“分类宝”终端分纸张、塑料、衣物、金属四类垃圾,被运送到垃圾回收站进行进一步处理。对于项目的未来发展,肖费雨已有清晰的规划。“现在的垃圾分类设置比较初级,我设想进行精确化分类,提高用户的分类意识;我们也正在申请资质,争取能自主处理回收的物资,将利用率最大化。”

  肖费雨透露,已有投资商有意向投资,引入投资之后,“小绿箱”有望大面积普及。以常州大学为基点,他计划今年在常州高校投放150台,而后进一步辐射周边小区、商业区乃至全省,最后,推广到全国各地。

  肖费雨的导师——常大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王利平为他点赞:“小肖能兼顾学业、社会活动以及创业项目,这需付出极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极强的自律性以及规划性。”他说,这个项目具有节能环保的社会意义,同时能够带动其他同学的创新创业及环保意识。

  如今,肖费雨顺利升入常州大学本专业研究生,将继续自己的环保研发之路。

  杨曌 江可 文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