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海绵城市”建设:两个试点区已完成25项工程
2017-09-24 09: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24日讯 原本平坦的地面被改造成了起伏不平的绿地,紧挨着的云河路路沿,原有的雨水井之间,新铺设了排水管道,直通到绿地低洼处和水塘……

  正在建设中的新龙商务区,下雨时,路面约40%的雨水可以排入绿地,将有效解决周边地区积涝问题。

  记者本月19日在该商务区电商大楼旁发现,看似平常的仿花岗岩道板砖,可以通过砖缝让雨水流入收集池,只有当雨势过大超出雨水收集池蓄水容量的雨水才会排入周边的市政管网,而被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可用于广场绿化的灌溉。

  此外,在电商大楼的周围,正在建设中的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也都将达到水循环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城市良好生态功能的目标,实现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新龙国际商务区是我市创建省级海绵城市的试点区,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经典案例。

  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城市排水防涝的相关要求,加强雨水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实施雨水能力提升工程,对存在水安全问题的易淹易涝片区、雨水立交泵站以及早期建设的不符合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老旧排水管道进行有序升级改造。

  通过多轮建设,配合科学合理管网养护,我市在城市排水防涝方面经受住了2015、2016两年超历史汛期暴雨的考验,主城区情况良好,未出现由于排水设施建设养护不到位导致的大面积城市内涝现象。

  在水环境提升方面,积极结合国家水专项课题,试点示范初期雨水专管收集等面源污染技术。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绿色建筑,明确提出雨水回用率指标要求。我市的雨水管理基本延续了传统模式,充分发挥了现有设施的作用,并在面源污染控制、水资源再生回用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试验和探索。

  追求无止境。我市在原有雨水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又自觉根据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要求,在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及河道治理类项目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目前《常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审批发布,新开发地块也开始严格按照海绵规划要求,落实海绵城市专项指标要求。

  新龙国际商务城和金融商务区率先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区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其中,新龙国际商务城区域内原本存在老小区内涝、西支河水体黑臭等问题,新建区则明确为绿色建筑示范区,具有老城区改造和绿色建筑建设的综合示范意义。金融商务区区域内绿地水体多,对新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截至目前,两个海绵城市试点区的79个试点项目,累计已完成投资13.79亿元。其中包括横塘河湿地公园、龙汇路工程、新龙湖公园、藻江河整治工程在内的25项海绵工程已完成,达标面积达到4.3平方公里,占试点区总面积的42%,高铁站及周边片区已形成一定的连片效应。

  试点区内,新地块开发、公园建设、老小区整治以及道路、绿化、河道功能性改造等项目,都将通过一块块“小海绵”的建设和功能实现,来完善整个区域的“海绵”系统,最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发生,达成城市更具“弹性”的目标。

  我市将通过试点区各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而带动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最终实现“雨天不涝,雨水回用”的目标。

  据了解,我市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采取规划引领,统筹建设;示范带路,以点带面;科研先行,注重创新;建立标准,强化保障等措施。在形成较为完善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还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个专项,纳入“两证一书”、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以及竣工验收等整个项目建设环节,实施全过程把控。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