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北区邻里互助都不用动员 老人们早就自发结对
2017-09-08 08: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因农村拆迁安置的特殊性,新北区开展邻里互助都不用社区动员

  邻里间知根知底,老人早自发结了对

  中国江苏网9月8日讯 家住新北区河海街道燕兴新村2栋的薛阿姨是个热心人,她和另两名邻居一起,结对了同一小区的一位同龄残疾人闵阿姨。前几年,闵阿姨查出患了乳腺癌,但是老公在上海工作,儿子还在念书,她不仅面临着经济上的负担,精神压力更大,多亏了薛阿姨她们经常上门探望、开解,闵阿姨才有勇气积极面对治疗。

  她们的结对,早于全市开展的“邻里守护”活动。因为农村拆迁安置的特殊性,相互间早已熟稔,都不用社区动员,老人们自发就结对上了。

  熟人社区的邻里互助,是新北区邻里守护的特点之一。为此,作为新北区民政部门来说,将主要通过引入社会组织,搭建智慧平台以及各类为老服务的政府购买,与邻里守护形成互动。

  

  去年河海街道发布燕兴社区邻里守望点地图 朱臻 摄

  互助

  小老人一对二,每周定期上门陪老老人聊天

  “在小老人的带领下,老老人变得愿意走出家门,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了。”组织开展了“心悦晚霞”慈善爱老项目快半年,华山社区主任何国明察觉到了老人的变化。

  华山社区有原籍居民5900多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32%,80周岁以上的老人达300人。

  前桥新村是早批的安置小区,走出门,见到最多的便是老人、孩子、狗。如何丰富高龄老人的精神生活?今年年初,华山社区开展“心悦晚霞”慈善爱老项目,选出11个60周岁左右的小老人志愿者,每位小老人负责两位老老人,上门为80周岁以上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陪聊服务。

  “今天上午到万巧秀家去,她说今天吃的毛笋排骨汤还有莴苣。她看上去精神很好,我也就放心了,下次再来看她。”在上周五的走访记录上,朱健琴写了这样几句。她今年63岁,每周五上午,都会去13幢3楼万巧秀家坐一坐,陪她聊聊天。万巧秀今年82岁,老伴走了十多年,子女在外,如今一人住在前桥新村,身体还算健朗。一个人的时候,家里的电视机总是开着,“总觉得这样热闹些”。

  志愿者结对后,社区与万巧秀子女签署了安全协议,并且约定每周定期上门提供服务。如今,每周五是她最欢喜的日子,听到敲门声便立马开了门,“你可算来了”。两位老姊妹,坐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还把家里的宝贝拿出来给我看,一点没把我当外人。”朱健琴说。

  互动

  政府实事

  购买、引进养老服务品牌开展为老服务

  截至目前,新北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5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0.51%。

  

  每周五,朱健琴都会去万巧秀老人家,陪她聊聊天。

  新北区老龄办副主任曹刚告诉记者,新北区共10个乡镇街道,因为以往都是农村的地域特性,即使如今不少老百姓住进了安置小区,左邻右舍仍然是当年就相识的村上人,“因为居民相对集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广场、甚至是文体队伍,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老年社交平台,这个平台内老人们相互关注,彼此照应,‘熟人社区’效应反倒让志愿者在乡镇上并不那么“流行”。”

  曹刚说,新北区政府已连续7年将养老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民政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辖区内的老人服务。“重点是针对分散五保老人,并把他们纳入全区的智慧养老平台,根据不同需求提供援助服务,也可以说,是一户一策。”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