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常州近20万条市民个人信息是怎样被倒卖的?
2017-04-17 08: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7日讯 6天前,我市一起案件的判决,让不少市民大为震惊:市民个人信息被倒卖近20万条。

  2015年5月,3个人在我市合伙创立龙我行文化传媒公司。表面看,他们是做短信群发平台推广,但实际上只做一项勾当,就是向装饰公司倒卖我市各大新建小区的业主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住址等。

  公司成立不到1年,倒卖出去的个人信息就多达近20万条。

  层层追溯发现,他们获取的部分业主信息,来源于我市房产信息中心员工殷某。

  去年12月26日和本月11日,钟楼区人民法院分别对该案的8名相关涉案人员进行宣判:殷某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其余7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获刑罚,并处罚金,其中最长的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最高罚金5万元。

  这是我市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传媒公司:倒卖20万条业主信息

  龙我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由刘某、宋某、孙某于2015年5月共同出资成立,主要向装修公司或建材商推销短信群发平台。公司成立后,他们发现,大多数客户看重的是楼盘业主的信息,于是,就专门干起倒卖个人信息的勾当。

  “因为装潢公司需要的就是业主名单,如果我们单单提供短信群发服务,是无法成功签订合同的。市面上做这个的都是这样,表面是做短信群发生意,其实就是变相把名单卖出去。”宋某直言不讳。

  3人除了各自跑业务,刘某主要负责购买业主信息,孙某主要负责通过QQ传输或者U盘拷贝的方式给客户发送业主名单,刘某甚至还招募了自己的堂弟作为业务员。他们通过网络搜索到其他装修公司和建材商,询问是否需要用短信平台群发短信或者给业主打电话。双方谈妥后,还要签订一份短信群发协议,短信费用每条0.05元,半年3000元包6万条,一年5000元包1万条。

  2016年4月26日,钟楼区公安分局西新桥派出所接到一名装修业内人士举报,调查发现,在不到1年时间内,3人共销售业主个人信息近20万条,获利2.45万元,其中刘某堂弟参与销售7万条。刘某称,这些业主信息被卖给了200多家装饰装潢公司和建材商。

  如此多的业主信息从何而来?刘某交代,一部分是在以前公司上班时的资源,一部分是跟其他装修公司或建材商互相交换而来,还有一部分是从装修公司的人那里买来的。

  泄露源头在“内鬼”

  刘某所称的“装修公司的人”,指的是装饰公司老板李某。刘某找上李某后,要求购买业主名单,李某则居中牵线,以每条1元左右的价格从女子顾某处购买了大量业主个人信息,再出售给刘某等人,非法获利4万元。

  顾某手中的业主名单来源于同事章某,章某又是从小区邻居殷某处买来的。2015年,章某通过业主QQ群和聚会认识了殷某,得知殷某在房产信息中心上班后,曾在房产公司工作过的章某敏锐地意识到,殷某手中掌握着全市各大商品房的业主信息。之后,章某就根据顾某列出的小区名单,让殷某帮忙查询。

  经过层层抽丝剥茧,这起信息泄露案的源头终于浮出水面,就是市房产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殷某。2009年,殷某到市房产信息中心技术科工作,负责商品房预售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2016年3月,殷某调至市房产信息中心全资成立的市房信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但工作内容未变。

  因为工作需要,殷某有时需将商品房预售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拷贝到办公电脑上,进行分析和修改。如此一来,许多业主信息就存放在他的办公电脑上。从2015年8月开始,每次章某要小区信息时,殷某就从办公电脑上搜索,用QQ发给章某。如果办公电脑上没有,他就直接到数据库中拷贝最新的数据。这些信息,包括购房人的姓名、手机号码、购房地址等。

  根据市房产信息中心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工作中接触到的个人信息,也不得拷贝复制个人信息,如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经过相关领导的同意。同时,拷贝复制的信息只能在单位内部电脑上使用,不允许带离单位。但殷某将规章制度抛于脑后,截至去年5月,他一共卖出3万多条业主信息,非法获利1万多元。

  受害业主:推销电话“烦得不得了”

  目前,从龙我行文化传媒公司购买业主信息的单位中,能够查证的有10家装饰装潢公司。推广业务和宣传产品,是这些公司购买业主信息的主要原因。湖塘一家具店女老板接到龙我行公司的电话时,店里恰好要做店庆活动,厂家给了200人的进店指标,而她手中只有几十个客户。这个电话,来得正是时候。

  在业主信息中,新交付或者即将交付的楼盘业主信息最为“吃香”。在龙我行和装饰公司的QQ聊天纪录中,“我们想要最新的数据”、“马上有哪些小区要交付了?”这类语句频频出现。另一家公司说得更直接:“刚拿到房子的业主一般都需要装修、购买新家具,属于潜在客户。早一点拿到名单,就能尽早向这些业主推广宣传我们的产品。”

  不过,装修公司如此煞费苦心地宣传,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大多数业主对此类推销电话都很反感。从一家装潢公司的纪录看,其购买的业主名单中,绝大多数业主都是不需要、已经装修或者直接挂断。许多业主表示,这类推销电话“烦得不得了”。

  有关方面指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后果,远不止个人受到无休止的骚扰,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问题,如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吴同品 陈德严

标签:信息;业主;公司;个人;殷某;刘某;短信;20万条;装修;市民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