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探源五千年前的“长三角一体化” 寺墩遗址第六次考古初揭神秘面纱
2023-06-12 06:48: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朱威 李璞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朱威 李璞) 6月10日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联动交汇点新闻首页编辑部推出考古类新闻直播《探源5000年前的“长三角一体化”——常州寺墩遗址考古新发现现场报道》,多平台总流量超过百万人次。

寺墩遗址是一处从崧泽文化时期到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此前50年间共进行过5次考古发掘,3号墓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琮,等级之高在良渚文化时期实属罕见,4号墓出土的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是南京博物院的18件镇馆之宝之一。

2019年启动的寺墩遗址第6次考古发掘在墩北台地已发掘崧泽时期墓葬近50座,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仅88号墓就出土玉璜1件,鼎、豆、杯、壶陶器陪葬品30余件;首次发现木构植物铺垫及规模巨大的红烧土建筑基槽,让人们对长三角地区从崧泽到良渚的文明演进历程有了更清晰认识。

南博寺墩考古项目负责人于成龙介绍,从崧泽到良渚,是苏浙沪地区环太湖流域文明诞生的过渡期。墩北台地北部的40座墓葬中,有二三十件随葬品很常见,说明这里的墓主为富人;而西南方的8座墓葬,随葬品均在10件以下,墓主相对贫穷。这种分区埋葬,表明当时社会已出现明显等级分化,这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之一。

遗址上还首次发现崧泽时期的木构植物铺垫,已知部分东西长度超过20米,南北长度约10米,规模相当惊人。据推测,其结构为在立柱上铺横木,再铺上细竹枝和芦苇等,不由让人联想到“吊脚楼”。考古队员余官玥表示,这处遗迹原本建于水边,也可能是栈桥或码头,一切还有待下一步考古发掘。

同样规模惊人的还有良渚时期的红烧土建筑基槽,已揭露出的长度达9米。据推测,当时极少有如此规模的住房,不排除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可能性。红烧土中还发现稻壳,其作用是增加泥土韧性。此次考古尚未发现稻田遗迹,但红烧土内的稻壳显示,当时周边一定有水稻田。

上面是太阳,中间是月亮,下面是山。这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典型的“日月山符”,却出现在此次寺墩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部副研究员陈钰表示,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距今大约6500年到4500年之间,这种刻划符号在长江以南的寺墩遗址被发现,说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虽远隔千里,但仍有密切交流。陈钰说,考古学界还曾提出“大崧泽文化圈”概念,认为大崧泽文化圈覆盖范围还包括安徽凌家滩遗址。也就是说5000多年前,苏浙沪皖的很大区域就处于同一文化圈。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