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胡静 记者马道军)昨天上午,由市殡葬管理处、雨花台区民政局、雨花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数字化生命遗产库”项目启动仪式在雨花功德园思园广场举行。该项目通过计算机云空间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手段留住逝者的音容笑貌,今后将成为雨花功德园生态葬的配套载体,方便市民实现绿色网络祭扫。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将逝者生前的简历、文字与影像资料转化为数字化信息,通过计算机云空间技术永久保存,并通过人物传记形式完整地呈现出来。”负责该产品开发的上海万豪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云介绍,“数字化生命遗产”可永久保存逝者的文字、影像资料。思念亲人时,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端、手机端再次呈现逝者的音容笑貌,瞻仰缅怀、追思祭扫。
雨花功德园经理叶正生说,该园是华东地区第一个推出“数字化生命遗产库”的墓园,首批入库的是该园“三烈士墓”(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相关信息。三位烈士的传记及相关资料已“数字化”,并制成二维码铜质铭牌,市民们可扫码浏览。目前,安葬于雨花功德园的55位开国将领的资料数字化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记者试着用手机扫一扫项英烈士的二维码。手机扫码后进入后台,项英烈士的照片、视频、生平事迹文字介绍等信息出现在手机上。在浏览英烈事迹的同时,还能在网上献花、点烛、敬礼、鞠躬,表达哀思。
叶正生说,按照计划,数字化生命遗产库项目将作为雨花功德园小型生态墓量身定制的配套产品。其秉承绿色环保理念,二维码小而美、充分节约空间,倡导和推行了节地生态安葬,促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该平台收费标准为一位150元。
今年65岁的王钟亮老人说,这个“数字化生命遗产库”可以记录人的一生,非常好。他要回去开个家庭会议,等自己百年后,让子女们接受小型生态墓,留下他的“数字化生命遗产”。
本报记者冯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