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将不再"唯论文"
扬子晚报网2月28日讯(记者 杨甜子)今后参与职称评定,不仅不需要为计算机和英语这两项“硬杠杠”而发愁,学历、论文等标准也会进一步放宽。日前,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份备受关注的《意见》不仅明确了职称评价标准的创新突破之处,还带来诸多利好。扬子晚报记者为您做好了“阅读理解”,梳理出意见的以下看点:
看点一:论文、学历等要求得到放宽
多年来,职称评价标准问题中最为诟病的便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问题,这次改革,江苏在全国率先系统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意见》明确:树立以用为本导向,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资格条件,坚持干什么、评什么,重能力、重水平、重实践;破除唯学历倾向,科学设置学历、专业等申报条件,除有职业准入要求的职称系列(专业)外,对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证明能胜任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才,所学专业不作硬性要求,非本专业学历予以认可;破除唯资历倾向,合理设置工作年限要求,对业绩特别突出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和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
今后职称评定,“唯论文倾向”将得到破除,论文条件的设定将按系列、层级、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如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理论性强、研究属性明显的职称系列,将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对工程技术、艺术、翻译、工艺美术等应用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对申报初、中级职称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实行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艺术作品、设计文件、教案、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科研成果要求。
看点二:“高精尖缺”人才有望直接参评高级职称
本次改革,我省研究制定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办法,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根据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申报认定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此外,我省还将逐步提高各系列(专业)高级职称中的青年人才比例,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年龄梯次结构。博士后在博士后工作站或科研流动站工作期间,能创造性开展博士后研究,并取得较大成绩,可不受资历限制直接申报认定高级职称。
在工程职称系列,我省将增设乡土人才专业,组建全省乡土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健全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重点评价其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综合业绩。
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经济薄弱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
看点三:申报渠道拓宽,职称评定将“网络化”
《意见》进一步畅通了非公经济组织专业人才、社会组织专业人才、自由职业者和新型用工形式等职称申报渠道。根据个人自愿和属地管理原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条件和程序直接申报相应职称,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法律服务等领域民办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享有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同等待遇。
外籍人才职称评审人员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拓宽。在江苏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另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的委托程序可参加该省相应专业职称评审。安置到江苏企事业单位的军队退役人员,其在军队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职称予以认可。
记者了解到,今后全省职称评定将进一步网络化,我省将依托江苏人才信息港,开发建设全省职称网上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科学设置评价程序,完善申报服务功能,2020年底前将全部实现职称评审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全省职称评审数据归集和应用工作也正在进行时,职称证书将统一管理,加快推行电子证书,开通职称证书查询验证服务。
江苏省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江苏职称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高校教师、技工学校教师、科学研究、律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到2022年,基本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体系健全、标准科学、机制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化的职称制度。近期,江苏省人社厅将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确保职称制度改革平稳推进、顺利实施。 编辑: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