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千问千寻大运河|守底线、勇转型……扬州许运河一个美好未来
2021-12-28 12:34:00  来源:今日扬州  
1
听新闻

一条运河,流淌千年。扬州是一座“应运河而生”的城市,城市早已刻上这条大河的烙印,运河也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与灵魂。近年来,扬州以“水清河畅岸绿”为总要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争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示范生”,如今的古运河扬州段景色秀美、绿水相映,这背后是一代代人的坚守,许给一代代人更美好的未来。

坚守保护底线

确保“一江清水向北送”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以江都站为主体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地处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汇处,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具有抽江北送、自流引江、抽排涝水、分泄洪水、余水发电、保障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被誉为“江淮明珠”。

作为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担负着历史的使命,历经半个多世纪,见证着现代版“大禹”甘守源头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一直保持着II类水质,扬州市江都环境监测站站长李文斌就是见证人。

在江都区环境监测站,李文斌正在对水质样品进行分析。他23岁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江都环境监测站工作,一干就是30年。李文斌常说,数据没有温度,但却最能打动人心。每个数据的来龙去脉,他都能“一口清”,是同事心中的“数据库”。可李文斌心里明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吃上放心的水,水质必须要有保证。监测站每年上报10万多个数据,每一数据都马虎不得,因为这是全区生态环境管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201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扬州市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重点,保证优质水源输送到北方。自此夹江、芒稻河、新扬运河、三阳河、京杭大运河,每一条南水北调调水通道,都成为李文斌关注的焦点。2020年,在李文斌的建议下,江都在长江大桥镇段、夹江仙女镇段、京杭运河邵伯镇段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三座饮用水微型水质自动站,确保全线水质安全,为南水北调保驾护航!李文彬说:“干了三十年,守护一江清水,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记录转型故事

推动“古运河重生”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去年习总书记来过扬州之后,我带着同学们开启了一趟以古邗沟为起点的特殊行走。”初冬的暖阳下,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教师卜新尧正带着学生们,走在运河三湾风景区,探寻着运河三湾的“前世今生”。

“我们不应该把视野局限在书本上冰冷的文字,更应该将脚步投身于实践之中,去走访、去调查。”剪影桥、凌波桥,水清树绿,白鹭红杉相映成趣,附中东部分校学生邵帅文连着拍下数十张五彩斑斓的风景照,对比10年前的三湾旧照,昔日杂乱破败的城中村变身4A景区,被称为“大运河百科全书”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傲然挺立……邵帅文和同学们席地而坐,把“三湾蝶变”写进了他们的运河调查报告。

古运河,不只蕴藏历史的遗迹,也承载未来的希冀。同学们用课余时间,把运河两岸的转型故事汇编成一组运河知识PPT,一部运河文化微电影,一次运河文化主题展览,一本研究成果集和一次运河文化公益宣传,为“好地方”谱写下一份少年担当。

三湾,是这群学子行走运河的第一站。卜老师告诉记者,他会继续把这份调查运河、关注运河的责任交给一代一代的学生。运河两岸,越来越多的扬州青少年在保护和传承中留下他们的身影。让“好地方”的生态持续向好,也将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坚守与担当,不断为大河两岸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同时也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正积极推动“古运河重生”,许古老的大运河一个美好未来。

作者|徐洁高明芳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